三下乡实践榜|探大理双廊伙山,寻乡村振兴新路

2022-08-12 00:28:5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双廊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东北岸,素以“苍洱风光第一镇”的美誉闻名,然而处在镇东部的伙山村因道路崎岖、交通状况较差而少有人问津,曾属双廊镇三个山区贫困行政村之一。近年来,该村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颇具白族风情的文化艺术,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当地农民的辛勤劳作和艺术家们的热忱培育下,伙山村从先前不起眼的贫困山村逐渐成为了双廊镇的“后花园”。

为了体会白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艺术,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心,2022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苍洱大地上的乡村艺术”调研团前往云南大理双廊古镇,以双廊镇及伙山村的乡村艺术为调研重点,探寻民间艺术转型发展、文化艺术带动乡村振兴背后的历程。

缘起:农民画社的最初故事

2009 年,来自上海的艺术家沈见华老师一家来到双廊镇定居,并逐渐被村民熟识。“当时是2011年,一位老党员奶奶来找到我,请我帮助她申请低保,”沈老师回忆起创办农民画社的初衷,“我觉得奶奶这样的经历不应该去和普通群众争利,就想到用自己的办法:教她画画,再帮她卖画,来帮助她获得比低保更可观的收入。”如此,时年78岁的王秉秀奶奶成为了沈老师在双廊的第一位学员。

在王秉秀奶奶的介绍下,赵新莲奶奶、杨光旗奶奶、王淑和奶奶等多位平均年龄超过 65岁的农家妇女开始跟随沈老师学习绘画,双廊白族农民画社也随之应运而生。

(调研团成员正在向张培秀奶奶了解她创作的农民画作品)

探索:乡村振兴的新兴路径

从最初手绘画作的学习和研究到更多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摸索与创新,白族农民画社的萌芽和实践从实现个体的目标,转变为了促进群体的发展,将农民画的创作衍生为了乡村文化符号的打造。双廊镇伙山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不再局限于传统经济发展,而是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艺术乡建。

对于作为艺术乡建之发端的农民画社,伙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军对此也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农民画社的创作不但能够改善老人生活,而且在艺术产业的发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村民提供工作岗位,例如在农民画社衍生出的鸡窝咖啡馆中,有7到8名员工都来自伙山村;此外,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能带动村民通过售卖土特产、开办农家乐等方式创收增收。目前,依托双廊打造“艺术小镇”之东风,伙山村也正在向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的道路努力,拟充分利用白族农民画社、伙山八旬美术馆等已有的文化场所,着力建设一个有别于传统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园区。

(调研团成员正在采访伙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军)

创新:反哺城市的大胆畅想

“城市和乡村都有着自己的艺术,两者有所差异,有着不同的意义与对人的影响。乡村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慰藉,所以乡村艺术在城市是有高价值的,是可以开拓市场的,是可以反哺城市经济的。”沈老师认为,乡村振兴并不能仅满足于乡村自身的发展,而要将乡村独特的文化、思想、模式带到更多的地方。乡村和城市的发展就像是在打扑克,城市手里的牌是J、Q、K这样的大牌,而乡村手里的牌是3、4、5这样小牌;这样看也许城市的优势比乡村大得多,但如果将乡村的小牌组合在一起,发挥得当甚至可以超过城市的大牌。

伙山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或许还只是一种地方性、 小众化的实践尝试,很难在幅员辽阔、数量众多、地方文化庞杂的中国乡村得到全面实践。但无论如何,在“艺术带动乡村振兴”再以“乡村艺术反哺城市”这一模式可探索的空间之中,致力于建设一个凝聚乡情、乡愁、乡土味的新乡村,让乡村振兴朝着更加多元、多样的方向发展,乃是乡村振兴和乡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文稿/黄小珂 尹天樑 图片/毕家琪)

责任编辑: 刘芝杰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