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榜|青岛职院:重走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 争做新时代黄河青春卫士

2022-08-12 01:04:3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深刻感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近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组建绿喇叭东营调研社会实践团队,成功申报调研山东——2022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服务团队,到习近平总书记曾考察调研的东营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实践体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重温总书记谆谆嘱托、殷殷期望,砥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思想引领 党员团员齐心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课”

7月25日,青岛职院绿喇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在东营集结后,第一时间召开集体学习研讨会,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和东营干部群众回访记等推文资料,观看时政纪录片《这里是东营》,深入了解这片因黄河而变的土地,这座因油田而生的城市。

“以《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作为我们本次社会实践的行动指南和生动教材,牢记总书记对大学生的殷殷嘱托,激发团队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青岛职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团总支书记纪杰介绍到,团队走进东营市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参观了中共百年党史展、东营地方党史展、东营党建工作展等。从组织管理上,团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团支部,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参观过程全程佩戴党徽、团徽亮身份,确定了“忆现场、悟思想、谈成长、说变化、展未来”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思想上、组织上的动员和学习,深刻认识到在东营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的重要意义。

勇毅前行 牢记时代使命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了解大豆、苜蓿、藜麦等耐盐碱农作物的育种和推广情况,参观了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新能源拖拉机等智能农业装备,切身体验“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和由“地适应种”到“种适应地”的转变。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深入页岩油、二氧化碳气驱等关键技术实验室,详细了解“硬核”科技创新激发油藏新动能。

曾向习近平总书记当面做汇报的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工作人员带领绿喇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便民服务中心、幸福就业驿站、老年餐厅和草编加工合作社等地,社区欣欣向荣的景象映在团队成员眼中。“我有幸探寻杨庙社区发展历程,体验乡村振兴新成就,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我感受到了居民们对党中央关于黄河口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赞赏,看到了杨庙社区的巨大改变,了解到杨庙村社区是如何告别“黄河滩”,奔向“幸福河”。未来,我也将努力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张志魁表示。

专业赋能 合力构筑黄河生态保护的“青春堤坝”

梳理黄河流域发展和治理脉络,探索黄河保护和发展的治理经验,领略母亲河的文化风采,感受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青岛职院社会实践队此次考察调研的重点。在黄河入海口码头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社会实践队成员切身感受到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乐章。

青岛职院实践团队把致力于节水护水的绿喇叭环保志愿服务项目带到了东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考察调研时指出的“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在青岛职院环境监测技术教研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张璟的指导下,实践队在东营市利津县黄河外滩采取水样,面向杨庙社区居民开展节水护水调查和宣传活动,实地考察国家一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城南水库,积极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争当黄河保护治理的生力军,为让黄河成为一条永远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贡献青春力量。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绿喇叭项目团队积极参与团中央发起的‘牢记总书记教导 奋进新征程’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承载报国之情、践行报国之志的途径之一。”青岛职院生物与化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思伟告诉记者,实践团队会秉持讲好黄河故事、保护生态环境的宗旨,用实际行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用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通讯员:朱思伟 吴静怡 纪杰 张志魁)

责任编辑: 刘芝杰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