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践榜|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大学生共同体验齐鲁大地“黄河力量”

2022-08-15 23:29:2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年暑期,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团中央留学生平台试点高校,参与共青团中央“中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周”活动。八月初,我们与来自韩国、也门和萨摩亚的四名留学生一起来到了万里黄河的入海口——东营市,实地感受 “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学习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历史,深刻感悟如今的黄河三角洲在齐鲁大地上迸发出的“黄河力量”。

醉美黄河口生态湿地

灼灼八月,我们自岛城出发抵达黄河入海口,欣赏着湿地之绿、黄河之浊、大海之蓝,聆听着讲解员所述“东方白鹳”相守相望的爱情故事。天然的湿地生态与高质量的生态保护,造就了“鸟类国际机场”的美名,优雅迷人的东方白鹳、丹顶鹤仙韵飘飘,一阵哨响,滩涂上的雁群直冲云霄,壮阔的放飞景象亦使游人过客敞开了胸怀。

来到黄河故道天然柳林栈道,踏入旧时长廊,尽是依水而生的天然“桎柳”,它们被黄河冲刷而来,落地生根,婆娑摇曳,好像静默无言的守卫。

最后一站来到黄河岸边的安澜码头。远望楼前,“黄河入海口”的巨大石碑毅然伫立,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凭栏远眺黄河浩荡、水天一色,历史的云烟随黄水袭来,不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只感历经万水千山后的波澜壮阔。

黄河造福迁建社区人民

黄河滩区迁建工作的完成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总书记到访过的董集镇杨庙社区,不但成为了群众的幸福家园,还走出了一条沿黄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杨庙社区服务站内,有着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草编合作社里,大姨大妈一边“拉呱”、一边编织,完成了一扇扇精美的屏风;社区食堂的小黑板上,“一荤一素”午餐仅需一元钱,社区居民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就是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好的答案。

今朝前行铭记曾经誓言

共青团芳华百年,是一场红色青春的礼赞。大王镇封庙村是一块红色的革命热土。这里有首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也有着第一批农村团支部;这里有任家“一门九英烈”的抗战事迹,也涌现了清河大地第一支抗日武装力量。

任强是封庙村网格中心的管理员,她的祖辈正是为国牺牲的任家英烈。她真挚朴素的语言为海大团员们上好了一堂栩栩如生的团课。彼时旧中国刀光剑影、风雨如晦,无数热血青年怀着为民族再造复兴的信念为革命浮舟沧海、立马昆仑。广场中央的星火雕塑代表着青年和革命的希望,站在这里,同学们重温入团仪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誓言许久在耳边回荡。

翘楚英才汇聚油城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烈日下的温度也是东营市对青年人才渴求的热度。团市委的老师们真诚友善地迎接远来的访客,悉心介绍了“汇智油城”的青鸟计划,展现着油城独有的热情。

种好梧桐树,方引凤凰来。为吸引青年人才落户,东营市政府搭建“政策支持、创业扶持、设施加持”的服务平台,营造优质人才生态,实施“青年驿站”项目,纾解住房难题,关注青年人才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追求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踏上返程,回顾此行,生态治理铺开了宏大的的黄河叙事情景:“昨日沧海,今日桑田”的黄河水稻田尽收眼底,农业产业园里绣球花花开正盛,黄河口滩羊的高标准羊舍整齐排列,依“油”而建的石油企业正向“双碳”转型迈开步伐,因“油”而兴高新技术企业,也朝着产学研深度融合快速进军;乡村振兴的成效也在滩区人民的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中展现,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一群青年,他们不热衷光鲜亮丽的楼阁,而是向往施展梦想的地方,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黄河风吹,故道情长。徜徉在岛城的海边,听潮起潮落,涛声依旧。新时代的青年似黄河奔流、红日初升,有着一往无前的勇猛,又似一碧万顷的海洋,因开放包容而行稳致远。生逢伟大时代是青年之幸,我辈青年自当以“青春之笔”书写“青春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唱响中国声音,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

——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2021级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盛健宁

责任编辑: 刘芝杰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