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广西】红色火把照亮壮乡“新长征”
2016-10-19 08:32:52 发布来源:广西日报
是怎样一次行军,历经千辛万苦却始终高昂着必胜的信念与斗志?
是怎样一种精神,岁月流逝不改本色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奋进之路?
长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用两年时间完成的伟大行军,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锻造了一支无比忠诚、信仰坚定的革命队伍,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令我们倍感自豪的是,在那两万五千里的伟大征途中,有一段长长的光辉足迹,越高山,趟大河,踏过血与火,永远留在红色的八桂大地上。
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先后只有28天,但却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央红军过广西的19天,是酝酿遵义会议不可缺少的历程,是挽救红军命运的19天,是开始扭转中国命运的19天,是红军长征精神在八桂闪烁的19天。
在这19天中,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广西北部的灌阳、兴安、全州、资源、龙胜5县,不仅经历了长征以来最悲壮、最关键的战役——湘江战役,而且翻越了长征以来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赢得了战略上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伟大转折提供了契机,在广西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红军长征过广西,尤其是经过湘江战役,为红军的战略转变和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使壮乡儿女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是人民的队伍,对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未来充满了新希望;所颁布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使广西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结束少数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
八十载斗转星移,八十年波澜壮阔。放眼今朝,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涌动,“一带一路”奏出合作共赢新乐章,我们伟大的国家,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壮乡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迎接一个又一个胜利,与共和国同命运共成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奋勇拼搏,克难攻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从西南边陲变成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从中国交通末梢成为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80年后的今天,长征精神在保持其优良传统内涵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容。记者重新踏上红军走过的土地,仍清晰地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精神脉动——在长征精神的洗礼下,壮乡儿女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新长征”路上甩开步伐,迎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红军岩石像条龙,岩石下面草重重。红军过路留佳话,瑶民牢记在心中……”这首龙胜当地老人传唱的山歌,述说的是82年前红军在龙胜的故事。红军爱民的基因,历经80多年,仍然长存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干部群众的血液中。秉承红军精神,龙胜人民开拓进取,去年一年减少贫困人口7000余人。
走在兴安县大大小小的果园里,葡萄架上的一颗颗葡萄就是兴安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用辛勤的汗水建设美好生活的最好写照。在离觉山阻击战旧址不远的才湾镇毛竹山新村,村级硬化路直通每家每户,一栋栋乡间别墅掩映在葡萄园间,村里文化活动室、戏台和篮球场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
重走长征路,慰问老红军,祭扫红军烈士墓,聆听长征故事,诵读长征诗词……今年以来,广西各地掀起了一场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缅怀先烈遗志,传颂长征精神。近日即将举行的座谈会、文艺晚会、图片展等重大活动,将把我们对英雄前辈的缅怀和长征精神的传承推向新高潮。
从红军长征到“新长征”,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接力赛。而在“加快实现自治区区‘两个建成’目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雪山草地要过,还有许多雄关天险要闯。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在不忘初心中激发信仰伟力。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在继续赶考中保持奋斗动力。
走好新长征路,需要在振奋精神中焕发中国力量。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陆定一在《老山界》中描绘的场景仍然直击人心。红土地上的人们,高举红色火把照亮壮乡“新长征”。
【史事回眸】
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
1934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中央红军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封锁线。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以饥饿疲惫之师,苦战五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为强渡湘江,红军各军团浴血奋战,与敌搏斗,尤其是湘江两岸担任掩护任务的部队,付出极大牺牲。担任掩护任务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第十八团被阻止在湘江东岸,最后弹尽粮绝,大部壮烈牺牲。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也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由于机械地实行“搬家”式行军,红军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经过沿途损耗,到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
活着的丰碑
岁月无情,当初亲历长征的红军战士已陆续离我们而去。历史需要讲述者,每一位健在的老红军,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浴血奋战、无私奉献和英勇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和安宁。在红军长征队伍中,尽管他们都还是些“娃娃兵”“红小鬼”,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转战南北,在跋涉中不断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战歌。
如今,生活在广西、亲历过长征、仍然健在的老红军只剩下3位,分别是今年已经100岁高龄的郝毅以及近百岁的赵茂林和马焕洲。
责任编辑: 刘芝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