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沿着黄河遇见海,“遇见”美“看见”更美

大众日报记者 王红军

2022-10-21 17:49:0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王红军

10月19日下午,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三场集体采访活动上,山东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代表,在谈及推进文化“两创”、讲好黄河故事时,一句“沿着黄河遇见海”,美好的憧憬引发会场内外无数人的怀想。

今天结束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回答大众日报记者提问时谈到,美丽中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寄托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东有着河海交融的独特资源,有着风光旖旎的微山湖、东平湖,有着胶州湾、莱州湾等美丽海湾,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资源禀赋独特、责任重大光荣。

就在这几天,一部《大河之洲》纪录片,全景展现了黄河三角洲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让观众在感受大河之洲的万千变化中,看见美丽中国。

“遇见”,有着诗意的浪漫,有着人生的随喜;“看见”,则有人生主动的创造,有深入其境的欢喜。如果说,“沿着黄河遇见海”中的“遇见”,是千百年来自然创造的机缘,是独特地理优势造就的结果,那么,“在大河之洲看见美丽中国”中的“看见”,则是人认识自然、回馈自然的结果,是山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和成果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遇见”美,“看见”更美。

是的,“遇见”随缘,“看见”不易。与长江经济带相比,黄河流域生态更脆弱。所以,在黄河国家战略里有两个关键词,生态和高质量。尤其山东,人多地少水缺,沿黄9市抓经济、搞生态、吃饭过日子,更要优先考虑黄河承载能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黄河就是9市25县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和安全保障。因此,白玉刚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山东在黄河流域的使命责任就是“五保”:一是保黄河安澜,二是保黄河水量,三是保黄河水干净,四是保沿黄人民群众日子好、地方发展好,五是保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好。

回望非凡十年,党中央把“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今天,沿黄河自驾游,一路向东,你一定会感叹于黄河的气象万千满目新。它向人们清晰展示着新时代山东护河、治河的一个个切面,详尽记录了沿黄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在这些欣喜的变化中——

最美的是生态,一望无际的稻田、荷塘、草甸、湿地、刺槐林、芦苇荡,一切都美得不加修饰,2020年东营市生态产品总值(GEP)达到了7236.88亿元。

最甜的是脱贫,628公里的黄河山东段,塑造了1702平方公里的滩区,曾让滩区群众饱受泛滥之苦。从启动,到完成,山东这项大迁建仅用四年,就让60万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沿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

最令人充满自信的,是沿黄各地求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脚步,总投资2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项目落户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从“老”破题、向“新”出发,主动摆脱拼资源、拼消耗的传统路径,坚定不移走高质量高效率绿色发展路子,大河未来可期。

大河滚滚向前,治河步履坚定。从小清河疏浚治理,到泰山石禁止采挖,从东平湖清淤扩容,到黄河口湿地修复,我们所坚持的,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治理;我们所描绘的,是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发展画卷,是山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立于大河之洲,我们看见了产业强、动能足、生态美、文化兴的山东,这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缩影。立于大河之洲,今天看见的,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蓝图”、新的起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展望未来,全面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信心有能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加快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上走在前、作表率。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