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看”海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张忠德
2023-09-24 01:31:5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环境、发展与人权:现代化进程中的海洋生态保护”国际研讨会将于9月26日举行。9月22—25日,与会外宾代表团走进青岛,通过实地走访、研讨交流的方式了解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国经验。
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是青岛最大的海洋牧场,也是远近游客的打卡胜地。在这里,不仅能看海景吹海风,还能直观了解鱼类、海参等海洋生物的养殖过程。
水深、温度、溶解氧、叶绿素……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的控制中心,一组组生态数据实时向岸上传递水面下的生态状况。通过摄像头,外宾代表们看到了鱼类游曳的身影。借助VR设备,外宾代表们感受海洋动画。
如此生机勃勃的景象多年前曾险些消失。曾经由于过度捕捞等多重因素,这里海底荒漠化日渐严重,渔业资源面临枯竭。鲁海丰海洋牧场负责人汪显刚介绍:“2009年,我们开始投放人工鱼礁、种植藻场等,这几年逐渐看到了生态修复效果。”
如今,鲁海丰国家级海洋牧场已拥有海域5万余亩、智能型深水抗风浪网箱210余个,200余公顷人工鱼礁区以及1534公顷休闲海钓钓场。“海洋牧场的建设为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殖营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养护了渔业资源,将因过度捕捞而近乎荒漠的海洋建设成蓝色粮仓。经调查,鲁海丰海洋牧场海域浮游植物57种,浮游动物44种,海域内有许氏平鲉、铠平鲉、褐菖鲉、大泷六线鱼、斑头鱼、繸鳚、厚头平鲉、石鲽等十多种鱼类以及海参鲍鱼等。中国海洋大学勘测,海洋牧场总体资源评估量达40万公斤。”汪显刚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晓婉 张忠德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振兴 签审: 吴永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