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建设“如康家园”,打造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新模式

大众日报记者 谭佃贵

2022-01-13 17:47:5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潍坊市残联党组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科学谋划、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

规范服务模式,实现“3+N”服务功能。潍坊市残联联合民政财政等6部门联合制定《潍坊市“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按照“3+N”的服务模式,重点聚焦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群体,依托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助残业务办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

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如康家园”建设模式。他们坚持从残疾人需求和基层实际出发,不片面求新求异,不一味另起炉灶,不盲目求全求大,做到资源整合、一家多能、一园多用、规范管理、安全运行。院(敬老院)园(如康家园)结合模式。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融入养老公寓,充分利用其日间照料等资源优势,建成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室、康复活动室、日间照料室、心理咨询室、棋牌室、书画室等活动场所,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照料服务。校(特教学校、康复机构)园结合模式。充分发挥培训学校和康复机构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技能培养方面的优势资源,解决了残疾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问题,实现了学生毕业即就业,破解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难题。企(企业)园结合模式。利用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建设“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既解决了场地、资金等问题,同时将企业生产中的部分简单劳动工序交由残疾人完成,更好地实现了企业资源与“如康家园”功能的有效衔接。医(医疗卫生机构)园结合模式。充分利用精神病医院在康复治疗、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优势,并通过种植果蔬,保洁等“工疗法”重点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服务,实现了康复治疗和“如康家园”的服务功能的结合。区(社区服务中心)园结合模式。利用社区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资源,整合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助残公益组织等功能,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助残服务。

完善扶持措施,建立“如康家园”保障机制。他们整合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土地供应、税费优惠、金融支持、水电暖减免等扶持政策;落实政府优先采购辅助性就业产品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机制:统筹使用残疾人事业发展、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资金;“十四五”期间,潍坊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对当年建设达标的“如康家园”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县级财政建立“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运营的长效补贴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慈善总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公开募集社会资金及物资捐助,健全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2021年组织开展“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项目网络募捐活动,共计筹集资金120余万元助力“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

目前,全市共建设完成30个“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开展辅助性就业257人,日间照料服务452人,康复服务704人,居家服务542人次,技能培训、知识宣传、文化娱乐等服务703人次,取得了“服务一人、幸福一家、稳定一方”的工作成效。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报道)

责任编辑: 赵卫平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