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十年·聊城丨努力以“为民情怀”加热“民生温度”

大众日报记者 胡磊 薛良诚 孙亚飞

2022-09-26 13:24:1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9月26日,中共聊城市委“山东这十年·聊城”主题系列发布会举行,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聊城这座千年古城加压奋进、加速蝶变的生动实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请问,近年来聊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突出成效?

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努力以“为民情怀”加热“民生温度”,让群众在一件件民生实事中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在具体工作中,重点从“四个最”抓起:

一是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我们着眼建机制、筑基础,着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让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比如,持续优化平台建设,组建新的12345市民热线,累计受理群众诉求达550万余件,办件平均流转时间缩短为2天、办理速度提高10%以上,运行质量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坚持制度化、常态化破解难题,聚焦热线反映的高频共性问题,建立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一题”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已有停车难、预付式消费等8个问题得到解决,有效推动了“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二是从最关注的问题抓起。我们着眼把群众身边的“急难事”办成“暖心事”,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民生工程,将群众“表情包”当成工作的“晴雨表”,努力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比如,我们聚力破解历史遗留的房产证办证难问题,全市350多个小区得以解决,惠及近20万户群众。同时,大力推广“交房即办证”,从源头破解“办证难”。聚力畅通市民出行,主城区新建改建跨河桥梁40余座,打通断头路70余条,新建道路500余公里,在全省率先实行供暖季免费乘坐公交车,日均服务群众达18万人次。聚力改善生活环境,启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提升改造城市绿地近70万平方米,建设“口袋公园”125个,新增凤凰苑植物园、九州洼湿地公园等综合公园,打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形态的绿化景观系统,努力让群众享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舒适和惬意。

三是从最薄弱的环节抓起。我们着眼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的“薄弱点”,强化统筹协调,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比如,我们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十年间,教育支出由41.6亿元提高到104.3亿元。大力实施“全面改薄”,2015年以来新建改建中小学215所、新增学位26.3万个,深入开展集团化办学,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均衡,公办义务教育更高质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十年间,卫生健康支出由18.8亿元提高到57.8亿元,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2.7倍、执业(助理)医师数增长1.9倍,人均预期寿命由76.5岁升至79.6岁,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

四是从最困难的群体抓起。我们着眼“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兜牢兜实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十年来,我们12次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翻番式”增长,累计支出超35亿元。探索实施多村一社区、规模农场加就业工场“一区两场”建设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防返贫智慧云平台,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率居全省前列。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10万余名残疾人得到生活保障,努力让每一个身处困境群众都能得到党委政府的关爱、社会大众的温暖。

我们深知,民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更多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千方百计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努力让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众报业记者 胡磊 薛良诚 孙亚飞 唐学钰 谢广勇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