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崛起大家谈|奋勇争先 为实现鲁西崛起贡献阳谷力量

2022-10-10 20:46:5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建设富强、创新、开放、美丽、幸福、奋进的“六个新聊城”,为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走在前、开新局”,大众日报聊城新闻、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研究室、聊城市社科联联合开设“鲁西崛起大家谈”专栏。本期客户端刊发阳谷县委书记彭志国的来稿。

锚定走在前 奋力开新局

为加快实现“鲁西崛起”贡献阳谷力量

阳谷县委书记 彭志国

阳谷县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以争创全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为目标定位,敢为善为、奋勇争先,全力为聊城在新一轮鲁西崛起中集聚阳谷动能。

坚持走好产业强县、转型升级之路。牢固坚持“强二优三稳一”发展目标,围绕现代农业提效、先进制造业提质、现代服务业提档做优产业体系,做足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不断壮大光电信息、高端化工、绿色食品等九大重点产业集群,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承接载体,着力推动园区扩能提质,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积极打造绿色食品产业园、双创产业园、高端智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强化产业项目论证和亩均效益评价,引导县域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抢占市场、特色产业膨胀规模,助力全县制造业突破千亿元大关。

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近年来,阳谷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大气综合指数、优良天数、优良率均居全市第1位。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三个坚决”“四个区分”“五个减量替代”要求,强化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加强沿黄河、大运河、金堤河生态带保护修复,努力打造阳谷绿色生态廊道。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纵深推进美丽阳谷建设,让阳谷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

坚持走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路。近年来,阳谷县坚持以改革破壁垒,以开放拓空间,以服务优环境,不断释放发展活力。统筹推进金融、民生、科技、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党建+劳务合作社”“智慧畜牧阳谷模式”等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赋能发展、改革激发活力,积极探索集成改革、全域改革、“微改革”,争取打造更多立得住、叫得响的改革品牌。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特色主导产业,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谋划招引一批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项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夯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郑济高铁、雄商高铁、东阳高速竣工通车,主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坚持走好城乡融合、协调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城市更新,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有序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老旧基础设施等改造,尤其今年以来,总投资13.5亿元实施32条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密集开工,为历年来数量最多、投资最大,建成后可全面畅通城区交通网络、完善城市管网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面貌建设。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完善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坚持以工业化思路推进农业农村优势提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城市居民,通过需求端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实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力争5—8年的时间,把阳谷建成城区人口达40万人的中等城市。积极创建“书香阳谷”,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和终身阅读,不断积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城市文化底蕴,努力把阳谷打造成一座有底蕴、有品质、有温度的精致宜居城市。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薛良诚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