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寺头: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新品牌
大众日报记者 谭佃贵
2023-11-21 16:46:1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临朐县寺头镇地处鲁中山区,境内山清水秀,绿色生态,景色宜人。近年来,该镇在山、水、林、田、路、草上做文章,不断打造闪光亮点,努力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品质,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先后荣获山东省生态优美城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最佳休闲乡镇、最美旅游风情小镇、省级森林镇”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9月26日,山东省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这里成功举办。
乡村旅游的关键是产业带动,因此,寺头镇大力推进产业振兴,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坚持农文旅相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模式,将寺头香椿、寺头山楂等特色产业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依托2.2万亩红香椿,大力发展采摘游,在每年的4月份,漫山遍野都是丰收的红香椿,镇上以此举办红香椿文化艺术节等多种文化活动,吸引2万多游客沉浸式体验采摘红香椿的乐趣,游客的不断增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依托亿家食品、晶冠食品等山楂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让全镇4.5万亩素颜的“红果”变为精致的山楂条、山楂棒、山楂饮品,成为游客乡村游时的必买食品。打造乐享式康养游,利用琵笆墁天然的卡斯特地貌,建设占地1500亩的天然康养旅游基地;遍山石海、粉黛田野、硕果压枝的写意场景,让游客尽情体验与山水为伴,与清风为友,成为刷屏朋友圈“场景+体验”新亮点,琵琶墁康养旅游基地年吸引游客达6万多人,吸纳当地就业人员近百人,带动村集体增收16万元,形成“念好山字经、写好石之韵、打好生态牌”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实现乡村文化旅游上档升级。依托福泉村原有的立村古槐、福水圣泉、石墙石屋、传统民俗等,以“福、禄、寿、喜、财”五福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让来这里的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吸吮清新的空气,接受民宿的洗涤,该村党支部以此领办春福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通过经营农家乐、售卖特色农产品等方式,积极参与到乡村文化旅游中来,村民的年收入由过去的1.3万多元增加到如今的3.8万多元,乡村文化旅游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聚焦宜游宜业,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达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村户全覆盖,建成创建省、市、县级美丽乡村56个、市级美丽景区村庄5个;石河头村的爱国华侨王军,具有浓厚的家乡情怀,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飞瀑流泉、花园绿地、亭台楼榭的市级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乡村新样板。积极盘活本土人才“资源”,非遗传承人赵永德,用独特的银矿冶炼技艺,将最初制作的银砖银条,逐步扩大到生活器具和饰品,做强手工艺产品,让古老的非遗文化亮起来;充分挖掘境内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自然风光,做到“资源变资产、青山变金山”,把“久居深山无人问”的美景,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景区。目前,圈门山景区、樱花谷景区的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年可接待游客4万多人。
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业态,高标准打造中国高端护栏会展中心,已成功举办两届高端护栏博览会,把护栏企业风貌、生产流程、产品展示等要素变成旅游亮点,吸引省内外众多客商齐聚寺头,同时探索“会展+旅游”新模式,形成“逛会展、游山水、吃美食”的全链条发展新路子。创新实施“游览、体验、购物”一条龙发展新路径,利用本地手工银饰、特色农产品等资源要素,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达10多种,带动村民就业和收入不断提高。同时,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和人文底蕴,打造“民宿+美食”乡村精品福苑民宿,到目前,已打造精品民宿10余处,将民俗文化与乡村美食有机融合,创新推出“野菜宴”“全牛宴”“香椿宴”“全羊宴”“全猪宴”等主题菜品,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品尝,以美食为媒,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大繁荣大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新品牌,绘就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通讯员 时会来 史小丹 报道)
责任编辑: 赵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