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博士牡丹区“论剑”牡丹产业
大众日报记者 王兆锋
2020-09-18 20:57:5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9月17日,牡丹产业博士论坛在菏泽市牡丹区举办,来自菏泽学院的10余名博士和牡丹区省派第一书记代表、牡丹行业专家代表等齐聚一堂,就牡丹产业发展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牡丹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之路。博士代表们分别从牡丹种质资源、相关基因研究、物质提取及利用、油用牡丹、牡丹文化与电商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就《菏泽牡丹种质资源现状分析》、《牡丹开花基因克隆及调控分子机制研究》、《牡丹籽粕中白藜芦醇的分离提纯及其制剂研究》和《菏泽市牡丹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等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省派大石庄村第一书记郭金亮说:“大石庄村有油用牡丹2600多亩,已经是第4年了,下一步如何发展?听了专家们的发言,很受启发。我们要探索农民与企业、市场对接,把牡丹产业发展成为富民产业。”
“《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有3条重点提到观赏类牡丹芍药。作为菏泽最大的观赏牡丹芍药种苗基地,我们愿担起行业龙头企业责任,为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但也有不少问题需要帮助。”山东浩森花木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宪立,就科学种植、鲜切花的生产和销售、盆栽牡丹的发展等问题,与博士们进行了交流。
“这是落实刚刚出台的《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措施。”省派牡丹区委挂职副书记贾国斌表示,举办此次牡丹产业博士论坛意义深远,通过论坛的形式对牡丹产业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内容进行探讨,既能为博士学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又拓宽了企业与高端智力资源的对接渠道,解决了牡丹种植及产品研发中的实际难题,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菏泽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兴坦向贾国斌颁发牡丹产业博士工作站名誉站长证书。之前,菏泽市首个牡丹产业博士工作站,落户浩森牡丹芍药标准化示范基地。工作站立足地方需求,企业需求,着眼于解决牡丹、芍药生产实际难题,促进牡丹企业形成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拓宽企业与菏泽学院高端智力资源的对接渠道,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从而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今后,牡丹区将继续开展“博士话牡丹”活动,做强“博士论坛”品牌,推进牡丹产品的研发与宣传推广,挖掘牡丹的文化价值,让牡丹产业成为推动菏泽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牡丹区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促融合、强支撑”的发展思路,推动牡丹产业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年产值已达60亿元。牡丹区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对300亩以上的牡丹种植示范基地按照每亩300元的标准连补3年,此举吸引多类主体进入,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同时,牡丹区着力强化科技支撑,组建了牡丹专家顾问委员会,先后成立科研机构16个,全区牡丹深加工企业发展到近20家。截至目前,先后研发出牡丹系列产品265个,取得牡丹专利144项,牡丹花蕊茶、牡丹牙膏、牡丹化妆品等一批深加工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牡丹产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兆锋 通讯员 郜玉华 蒋硕 报道)
责任编辑: 梁利杰 签审: 王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