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山东这些名校校名是怎么来的?
2017-07-02 09:15:35 发布来源:综合
一所学校的名称是它的门面。我们去一所学校,首先看到的就是它,你知道山东这些高校的校名,都是怎么来的吗?凤凰网特地为您解密了部分高校校名的由来。还是那句老话,排名不分先后。
山东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大学校牌曾几度更换。建国初期的山东大学校牌由华岗校长亲自题写。1956年,时任山东省省委书记的著名书法家舒同为山东大学题写校牌。
山东大学现在的校名由毛泽东亲笔书写。校牌上的“山东大学”四字源于毛泽东1964年3月致山东大学中文系高亨教授的亲笔信。
中国海洋大学
1924年8月,直系要员高恩洪选用德国侵占青岛时所建俾斯麦兵营(现鱼山校区北半部分)为校址,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1929年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建议,指令将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委会,在青岛筹建国立青岛大学,校址就选在原私立青岛大学。
1930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著名作家杨振声为校长,正式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32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议决,将国立青大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命赵太侔为校长。1951年3月,在济南的华东大学奉命迁至青岛,与国立山大合并,定名为山东大学。
1958年10月,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后,以留在青岛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的海洋生物专业、物理系和化学系的部分教研组,以及数学、外语等直属教研组部分人员等为基础,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59年3月成立了山东海洋学院,并列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1988年,学校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1953年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
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
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师范大学”四个字是从毛泽东给“华中师范大学”的题字里选取的。“山东”两个字是从毛体字里选取的。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81年,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
2011年7月4日,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
现在的“山东财经大学”这六个字:“山东”是用的邓小平题词的“山东财政学院”中的“山东”二字;“财经大学”这四个字是用的邓小平同志题词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的“财经”和“大学”四个字。
责任编辑: 武宗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