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用生命保护国家绝密资料

郭永怀:用生命保护国家绝密资料

2021-09-07 大众日报 04版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试验基地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当即决定赶回北京。12月5日凌晨,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在降落中失事。
  飞机的残骸散落一地,十三具烧焦的遗体面目全非。在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遗体中间,是一个完好无损、装着热核导弹绝密资料的公文包。为了保护这份资料,在生命的最后十秒,郭永怀与警卫员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郭永怀1909年4月出生于山东荣成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35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8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应用数学。
  在加拿大完成学业后,郭永怀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执教。其间,他接连突破了航空和航空动力学领域的一系列世界性难题,声名鹊起。然而,学识、名誉、金钱和地位,都不能让他忘记自己的理想——回国效力。
  1956年,为了让美国移民局不再有借口阻碍他回国,郭永怀当众把自己全部的论文手稿扔进了炭火堆。秋天,郭永怀携全家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迅速投入工作,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与钱学森共同为我国的空气动力事业发展鞠躬尽瘁。
  1960年,郭永怀临危受命,与王淦昌、彭桓武形成了中国研究核武器最初的三大支柱,组建了一支10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队伍。1963年,研究队伍秘密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试验基地。
  青海基地海拔3800多米,飞沙走石,寸草不生。年过半百的郭永怀有严重的高原反应,他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还要在北京和青海基地之间来回奔波。不到一年时间,他已是满头白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欢呼声中,郭永怀心力交瘁,晕倒在现场。但没等身体恢复,他就又奔赴新的战场,开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究工作。
  1968年,郭永怀再次离开妻女来到青海基地,进行中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发射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谁也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就在郭永怀牺牲的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两年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一个院子里,安放着郭永怀的塑像。他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的烈士,也是唯一涉足三个领域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史册上。
   (□张立婷 张兆友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