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尝试,让“最优”成为可能
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济南市平阴县玛钢厂高级技师张进军——

大胆尝试,让“最优”成为可能

2022-05-02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刘一颖
  本报通讯员 刘晓林 任鹤
  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店子村东南角,坐落着一家占地200多亩的工厂。这就是当地闻名的平阴县玛钢厂,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进军就是这里的一名铸造技术员。
  1997年,张进军大学毕业后入厂,那时的玛钢厂还是一家手工作坊。“地摊式工作,全都是手工劳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十分落后。”张进军心里却没有一丝失落,因为在农村长大的他,最不怕的就是吃苦。他坚信,只要好好干,一定能走在同行前列。
  时光流转,如今的玛钢厂发展为在岗职工600多人、年产7万吨玛钢管件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企业。在产业迭代升级中,张进军深入研究分析生产细节,找寻制约企业技术发展的瓶颈,不断改进完善各项工艺流程。针对铁水化学成分的控制、模具优化设计、设备改进、铸造厂房优化设计等问题,他研究改进多项操作方法,成长为高级技师。
  提起张进军的技术绝活,首先要说的是,一眼辨别铁水成分比例。因此,他能根据订单产品的性能要求,准确调制铁水。为了练就这一技能,张进军带着团队全天紧盯铁水动态,观察铁水亮度、火花、凝固结膜等情况。历经三年,张进军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法。“现在,我的徒弟们每天也会盯铁水。有许多说不出的工作心得,得靠自己长时间积累、去领悟。”擅长对不同产品进行模具最优设计,也是张进军的特长。在他看来,“最优”有时候就是“最不可能”,要大胆尝试,用最不敢想的办法去试试,反而有可能成功。
  张进军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出身,他的发明专利中有一半属于设备类别:三头自动切削设备、造型拖箱架子、半自动搬型机。在张进军看来,设备改进,首先要安全性高,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其次,要稳定性强,使用可持续。最后,是操作步骤少,努力用最少的人力达到最优的效果。
  除此之外,张进军在工艺方面也多有创新。在改进冲天炉熔炼工艺过程中,他有近半年时间吃住在厂里,每天在车间十几个小时,翻阅资料,请教专家,与攻关小组商量方案。经过一次次试验和改进,冲天炉单炉次熔炼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增加到24小时以上,年增产1.5万吨,效益增长500万元以上。他还自主设计了三台浇注机,生产效率提高10%,年节约成本155万元。近年来,通过改进工艺,他所在的铸造车间生产效率提升75%,日产量从40吨增加到70吨。
  “我们的厂子不算大,在有的人眼里,是个小平台。但对我们生产工人的个人成长而言,小厂子也有优势。”张进军说,因为厂子小、人手少,所以,自己在每道工序上都历练过。制作订单时,能够结合各工序的特点,融合推进。“模具环节实现不了的,可以通过调整铁水温度、成分,成功找补。”把所有工序融合在一起,反复试验,总能制作出优质的工件。
  现在,张进军带头改造的自动化生产线,已进入收尾阶段。“原本需要12名工人,现在只需2人,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一倍。”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是铸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张进军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