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囤积癖,从表面上看,是处理不好人与物的关系,但实际上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的一种投射”——

囤积的社会心理学解读

2022-05-05 大众日报 08版

  □ 本报记者 李梦馨
  囤积是动物的求生本能,在漫长的冬季到来之前,它们囤积大量的食物以应对寒冷的考验。人也不例外,“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存粮备荒向来是头等大事。在以前的北方,囤大白菜甚至接近于一项冬季的特有仪式。
  囤积这件事,似乎被写进了人的基因里。可如今,人们的囤积行为愈演愈烈,几乎是“无所不囤”: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用完的文具,一年穿不上一次的衣服,购物袋、快递盒、各式各样的包装礼盒,电影票、门票、车票,甚至还有外卖附赠的一次性餐具,用光的笔芯,废弃的电子部件,剪下来的衣服吊牌等等。
  有些人不光囤积实物,而且迷恋上了“赛博囤积”,网上浏览的文章、视频、音频,看到之后就会下意识存储,或者放到收藏夹里吃灰,即便内存占满也不愿删除。这类行为都被冠以“囤积癖”或“仓鼠症”之名。
严重的囤积是一种病
  不舍得扔掉旧的没用的东西,过度囤积不值钱、不卫生的物品,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以致严重干扰自己和身边人的基本活动,无法正常生活……青岛市市立医院临床心理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王克介绍,上述表现是一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其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或“弃置恐惧症”,俗称“囤积狂”。
  有媒体曾报道,成都有一位老人总是爱捡小区里的垃圾,传单、纸壳、塑料瓶、报纸等各式各样的废品,把房子堆得满满当当,门口杂物一米多高,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开门则臭味熏天,满地爬虫,像垃圾山一样。邻居不堪其扰,几番投诉。最终在社区志愿者的介入下,老人的房子终于得以清理,竟然收拾出两车的垃圾。
  “像这种情况就是典型囤积症的表现,患者家中常常杂乱无章,如果别人为他们清理时,他们还会强烈反抗。”王克说,但大多数人的囤积倾向还没有严重到成为一种疾病的程度,只要能自我控制,不影响日常生活,就只能算是一种个人癖好。病理学意义上的囤积癖,被一些研究者认为与脑损伤或强迫症有关;而一般的囤积行为,背后则有复杂的情感动因。
  “囤积行为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王克说。老一辈的人大多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代,不舍得扔一方面是出于节俭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老年人整体上面临收入减少的境况,由此产生不安感。
  而现在,囤积癖显然正在突破年龄圈层。尤其自疫情以来,不少人正在从提倡断舍离的极简主义者变成热爱囤货的“仓鼠”。随便在网上检索相关关键词,便能发现诸如“疫情让我变成了爸妈的样子”“断舍离都是虚假泡沫,囤积才是真理”之类的言论。
  “囤积多源于安全感的缺乏。不管是老年人的囤积行为,还是疫情时期的囤货,都是对外界缺乏安全感的表现,靠物品的积聚来获得充实感、满足感,以抵抗面对不确定环境的无力感。”王克说。
  而对于惠娟来说,“万一有用呢”是她留下每件“垃圾”的理由,扔东西几乎是件没法办到的事。用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讲,她陷入了“预期性焦虑”,如果扔了某件东西,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她只能选择不扔。她攒了成把的一次性餐具,认为总会派上用场,可实际上每次点外卖都会出现新的多余餐具,餐具越来越多,徒然占据空间,却没一次用得上。
  上一次搬家,她终于下定决心,跟这些“无用”的东西告别。她自我剖析,没办法扔东西,看上去是不浪费,其实是不断消费的结果。“如果不疯狂地点外卖,怎么会攒下这么多餐具呢。”这样看来,囤积无用物件或许也是面对不节制消费负罪感的一种代偿行为。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
  在以断舍离为主要口号的极简主义潮流下,囤积癖无疑成了一种坏习惯,甚至被贴上了不自制的标签。
  囤积一面指向旧物,一面则是过量的物品。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下,超需购买引起的超需储存是囤积的另一个源头。朱然热衷于囤各类化妆品、护肤品。各种促销活动、商家或博主精心编织的消费噱头就是诱发她囤积欲的动机,每逢购物节,她都要狠狠下单一笔,“羊毛不薅白不薅”,结果囤货太多,很多化妆品直到过期都用不完,她也经常被父母吐槽“有几张脸、几张嘴可以用”。
  虽然用不完的瓶瓶罐罐最终成了负担,但她坦言,至少下单的时候、囤积的时候,她是快乐的。这种容易获得的即时快乐也促使她一次次重复着囤货的行为,乐此不疲。
  与之相对,极简主义则高扬节制物欲、节制消费的大旗,而节制意味着欲望的压抑,与人类本性天然相斥。也正因如此,针锋相对的两者在受到价值评判时位置则相互调转。囤积癖和极简主义被放置于一好一坏、一高一低的二元对立框架中,仿佛囤积癖就该全然摒弃,极简主义才是至上真理。但单纯地计较谁优谁劣,或简单地弃一从一,都容易模糊掉囤积癖存在的心理根源。
  “囤积癖,从表面上看,是处理不好人与物的关系,但实际上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的一种投射。”王克说,克服这种无用的囤积,其实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这个议题分为很多方面,包括明确自己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什么东西,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自己想干一份怎样的工作。囤积癖,从表面上看是身边物品的混乱,其实折射了与自我、与他人关系上的同样不清晰。
  美国学者弗朗辛·拉索在其文章《囤积症:向物品寻求安全》中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人是社会性动物,要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需要具备自我力量,并对人际关系充满信心。而当这些无法满足时,可能会为无生命的物品赋予深刻的意义或人类属性,来填补空白。
  如果意识到过度囤积的弊端,想要有所转变,也要从症结处入手,这样才能厘清各种关系,真正地从根源处解决问题,与周围的环境融洽相处。
断舍离:有舍才有得
  “断舍离当然是一种有效应对过度囤积的方式。”王克说。人们常用断舍离来形容一种对物品、对生活乃至对人生的态度。这个名词源于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那部被许多极简主义倡导者奉为“圣经”的《断舍离》。断舍离的精髓简单来说就是,断绝购买那些不需要的东西的念头,舍弃无用的物品,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断舍离之风已经刮了很久,浏览社交平台,“胶囊衣橱”“极简护肤”“家徒四壁风装修”之类的字眼时常出现,这些都被纳入断舍离实践。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界关系的方式,断舍离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往往陷入误用。
  山下英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特意澄清,断舍离并不是丢弃东西,而是引导人们经由自己的判断去选择生活空间中的物品,生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舒心空间中。
  判断,正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王克说,身边的人在断舍离时容易过度。在判断有用与否时,迷失了自我的考量。一些物品虽然看似无用,但可能承载着某一段特殊的记忆,具有一定的情感价值。比如有些人收集门票、车票、电影票,其实就是出于纪念的目的。对于这样的物件“盲目舍弃反而可能会后悔,如果是这样的断舍离,其实就不应该了”。
  最后,断舍离不是禁欲。在物质条件丰裕的时代,享受时代的恩赐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每个人生活的空间总是有限的,人的内心空间也是有限的,如果被太多无用或无意义的事物占据,必然阻碍真正有意义的东西的进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断舍离是生活的新陈代谢”。表面上是舍弃实际上是整理,是在过程中明白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毕竟,有舍才有得,或者说,先舍才能得。
  物品终究不是心灵的解药。正确对待物品,也是正确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