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记录时代觉醒之路

《新青年》记录时代觉醒之路

2022-05-07 大众日报 07版

  《新青年》

  □ 本报记者 张春宇
  现在说起《新青年》这本杂志,不少人会想到去年热播的高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它以《新青年》的诞生发展史为线索,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中有这样一幕:数名报童在街上叫卖着“看新复刊的《新青年》,发表《本志宣言》,提出新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这本被报童叫卖的杂志就是1919年12月新复刊的《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而它的原本之一,就藏于山东博物馆内。
  《新青年》诞生自一个黑暗的年代。当时内忧外患让刚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前路飘摇。这样的时局之下,不少人开始打起“尊孔复古”的旗号。这让当时的民主主义者意识到必须要从思想上开展革命。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剑锋直指尊孔复古之流。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新青年》又成为文学革命的战斗堡垒。1917年,《新青年》第二卷刊发了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白话小说……无一不为人民思想解放与新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新青年》内部展开了“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等改良主义者与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开始分化。1919年12月,停刊五个月的《新青年》复刊,在七卷一号发表了《本志宣言》,强调了全部社员的共同意见:要抛弃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主张“民众运动、社会改造”。这也是《新青年》办刊方针转向的开始。“劳动节纪念号”上大篇刊载了无产阶级民主的相关论调,《新青年》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主阵地。直至1920年9月,《新青年》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正式成为中心任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此后,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26年《新青年》停刊,《新青年》一直作为中共中央理论性的机关刊物存在,着重探讨与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参与“科学与玄学”论战,有力宣传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驳斥实用主义与唯心论。为推动国民革命发展,1924年“国民革命号”译载了多篇列宁与斯大林的重要论著,对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