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明
通讯员 李伟伟 王玲玉 报道
本报利津讯 “请出示一下您的行程码和健康码,请大家保持一米距离……”5月30日,利津县义工张庆林正在凤凰广场核酸检测现场忙活着。虽然刚做义工不久,但是每次义工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都少不了他。
目前,利津县义工服务中心目前注册登记人数6000余人,团队服务时长累计1万多个小时,先后获得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东营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一群像张庆林一样的热心人组成了4.8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利津县以开展精准化、项目式、长效性的志愿服务为着力点,不断凝聚各方优势资源供给,当好“衔枝春燕”,做好供需嫁接,实现志愿服务内容和需求对象之间的有效对接。
利津县积极引导义工服务中心建立健全项目品牌化运作机制,秉持“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的理念,打破原有的义工主导模式,专门聘请了6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组成项目核心团队,首次采用“社工+义工”模式,组建专属服务团队,为49名困境儿童分别定制个性化、包裹式服务,通过开展以“向日葵关爱”“美丽心灵屋”为主题的系列针对性活动,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帮助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项目的成功运行,推动了利津县志愿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形成示范效应。今年以来,利津县立足打造“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深化“项目赋能 ‘津’牌志愿”实践行动,依托利津融媒App中“点单送单”服务功能,大力培育精品志愿服务项目,深化“一中心一品牌”建设,擦亮了“家门口的志愿、指尖上的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辐射带动东风化雨、枫铃义警等志愿服务品牌。
利津县秉持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突出“城乡一体”协同推进,打造覆盖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建成倡导文明新风、传承传统文化、开展便民服务等多功能综合运用载体,培育特色亮点和品牌活动,传习好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