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雅趣碧筒饮

古人雅趣碧筒饮

2022-07-02 大众日报 07版

  清代秋操粉彩吸杯

  □ 本报记者 张春宇
  又是一年荷花开。乘一叶小舟,徜徉在莲叶田中,看几尾小鱼、嗅几处荷香、品几颗莲蓬,是只有夏日荷花季才能体会到的乐趣。古人当然不会错过享受的机会,有将荷叶作为饮水器的习俗。提到古人使用的饮水器,第一时间想到的大都是茶盏、酒盅、樽等器具。但在古代,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用“吸管杯”了,而且这种饮水器还颇受古代文人雅士的欢迎,是颇为高雅的饮水方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这一传统也演变成了一类特殊的文物:吸杯。
  这件清代秋操粉彩吸杯现藏于山东博物馆,杯体呈花瓣形,内外壁均施粉彩,勾勒出层层叠叠的花瓣,杯底部嫩黄色花蕊中有小孔,与淡绿色的花梗相连,花梗中空,既能当作杯柄,又能作为吸管使用。配色淡雅,造型别致,就算放在今天也十分时尚。而“秋操”这个名字,则来自花梗背部的“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字样。清代,大规模的合操演练常选在春秋季节,秋操即秋季军事训练,这件吸杯是为纪念清军的秋季操练而制造的。晚清政府在经历了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的惨败后,意识到了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性,开始编练新军,以期提高战斗力。为检验新军编练的成果,从光绪三十一年到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秋操,而这件吸杯纪念的,正是第三次,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在安徽开展的“太湖秋操”。在这一年,光绪与慈禧去世,这次秋操成了清朝最后一次军事演练,这件吸杯也成了研究清末政治军事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这种吸杯的前身便是以荷叶为材料的碧筒杯。古时候,人们将新鲜的荷叶连茎摘下,盛上酒水,用簪或筷将叶心捅破,与茎相通,酒液便从叶盏顺着茎流入口中,清凉之余还能一品荷叶的香气,饮酒用的荷叶便被称为碧筒杯,因荷叶茎曲长,形似象鼻,也被称为象鼻杯,这一饮酒消暑的方式被称为碧筒饮,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名家毫不吝惜笔墨赞颂。从“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等诗句中,不难看出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此十分推崇。
  爱莲者甚多,而莲季苦短,人们便将这只有夏季能够享受的碧筒杯以金、银、瓷、玉、犀角、象牙等材质仿制成吸杯。故宫博物院就藏有多件,如清代犀角雕碧筒杯、德化窑白釉荷叶杯、粉青釉莲蓬式吸杯等。这些吸杯以荷叶造型为盏、叶茎造型为柄,在外形上更加还原传统的碧筒杯,犀角偏精雕,瓷杯重写意,均是代表当时工匠优秀技艺的珍品。
  作为传承千年的雅趣,碧筒饮至今还在济南大明湖等地以旅游体验的方式存在,能够让今人也能在每年的夏日捧起一叶青荷,体验当年“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的绝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