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逄春阶
看电影《独行月球》,边看边想到《世界末日》《我是传奇》《火星救援》,也想到了我们的《流浪地球》。其实,我已预料到了“拯救地球”的结局,但我还是看完了,因为是沈腾演的。我看的是沈腾,他饰演的人物叫独孤月。没想到他会拍这样一部片子,我给他打85分。
《独行月球》摆脱了“开心麻花”小品的零碎,沈腾拍的《西虹市首富》《夏洛特烦恼》等,在我看来,不过是放大了的小品,没有把零碎的小品段子捏合成一个整体。而《独行月球》拿捏得不错,有整体感。把他放在月球上,让他自己在失重状态下非正常生存,跟自己对话,跟金刚鼠对话,跟马蓝星(马丽 饰)的照片对话。特别是一人一鼠,像一主一仆,人与动物的交流,搞笑的成分有,但尽量克制了。分寸把握得可以。看的时候,我还有些小小的感动。台词也讲究,比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坏消息”反复说了几遍,倒是能容忍。戏谑、搞笑元素被挤出了“月球”。
一部电影得逢时,《独行地球》恰逢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之时,经常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我们的航天员在空间站操作的镜头,在航空状态人的表现,沈腾都模拟了。电影不足的部分,我们的航天员都给被动地补充了。《流浪地球》虽然也是科幻,但相对来说距离现实科技要远一些,幻的戏分更多。《独行月球》中的科幻效果其实距离现实科技并不算太遥远,不论是太空服、月球车、空间站还是返回舱距离我们都很近。当然,跟真实的航天设备还是无法比。
《独行月球》为我国电影工业助了一把力。很欣喜地,我触碰到一点点科普知识,比如地球人发现将要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开启月盾计划,用核弹轰击小行星,尽管这些早就知道,再复习一遍,也不累。比如独孤月想到的“太阳永不落”方案就是依据月球自转相对较慢的常识,月球几乎一个月才自转一圈,独孤月驾驶月球车可以超过自转速度,也就能实现“日不落”计划。科幻科幻,科学基础上的“幻”才更有魅力。电影中,独孤月让袋鼠拉着他跑,这一“幻”,挺有创意。有个网友这样说:“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以袋鼠强大的肌肉和惊人的跳跃能力,……月球简直就是为它量身定做的快速赛道。”
看完电影,秋雨绵绵而下,酷热为之一扫,脑海里是苏东坡的《定风波》。居然把“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徐”,改成了“独”。是啊,沈腾的“独行”,尽管不是很原创的“独”,却也勾起了我对科幻的兴趣。偶翻报纸,我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了《我们在宇宙中孤独存在?》的文章,文中说,地球上的生命至少有5次濒临灭绝。最危险的一次出现在2.5亿年前,当时损失了90%的海洋生物。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生命威胁一直存在。此外,我们还要加上地球曾经出现的“雪球地球”现象。据说,当时地球四季都完全冻结,全球气温达到零下50摄氏度。地球毁灭和人类求生,这种情节在科幻片里到处都是,能不能拍出独特性,是一个难点。《独行月球》通过独孤月在月球上的经历展现了一个人所能拥有的巨大潜力,即使世界上只有自己,也要活得像个人一样,即使有一只危险的袋鼠,也能将它变成优秀的同伴。还有就是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和“利他”精神。当然我最赞赏的是,影片最后弥漫出的浓浓的悲悯情怀。
出道日久,沈腾该做一点有难度的事情了。大踏步地独步,挑战一下自己,拓展一下自己的本事。这是我乐意看到的电影人所应该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