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四重奏”让文化育人落实落地

枣庄学院“四重奏”让文化育人落实落地

2022-08-25 大众日报 11版
  □通讯员 袁心 报道
  本报枣庄讯 枣庄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续探索新时代高质量推进文化育人新方法新途径,让文化育人落实落地,努力让校园更具文化气息,让文化发挥更大育人功能,不断引导广大师生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强化思想引领,形成育人合力,让文化育人“更聚焦”。一是注重系统设计,完善文化育人格局。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和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学校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文化建设纳入该校“十四五”规划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确定文化育人工作总目标。二是聚焦铸魂育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大力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近三年,该校有2人荣获“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3门思政课获批省级一流课程。三是强化全员参与,共绘育人同心圆。创新实施“777互联互通育人工程”和“七个一行动计划”,七类主体同心同力,七类课程同向同行,七类活动同频共振,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格局。四是推进理论宣传普及,提升宣讲实效,多支宣讲队伍深入课堂、乡村、社区宣讲200余场,受众达2万余人。
  弘扬优秀文化,凝练大学精神,让文化育人“更厚重”。该校加强学术研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成立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心、自然国学研究院等机构,深入挖掘班墨文化、运河文化、匠心文化等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匠心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品牌。该校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获批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墨子研究院获批为“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挖掘区域文化,凝练形成鲜明大学文化底蕴和精神品格。汲取墨家文化精髓,结合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形成“兼爱尚贤、博物戴行”之校训、“厚德明道、敬慎固本”之校风、“淳谨修身、任重致远”之教风、“志强智达、言信行果”之学风。“一训三风”成为学校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家国情怀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
  把握契机节点,培育特色品牌,让文化育人“更暖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师生日常,充分发挥典礼仪式育人功能,注重利用入学教育、毕业典礼、校庆日等契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和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文明校园创建,将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将美育与乡村教育结合,打造特色美育课程。以入选山东省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单位为契机,以美育浸润助力乡村振兴,组建美育教师支教团,重点对口帮扶山亭区两所中小学校,提供精准帮扶“菜单”。
  搭建平台载体,赋能学生成长,让文化育人“更现代”。着力打造中国卓越匠心文化论坛等墨学文化交流生态圈,构筑文化育人高端平台。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办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文化自信工作委员会、墨子鲁班文化研究中心落户该校。建设思政教育实践中心,打造思想与文化育人品牌。以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景式、互动式、沉浸式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基地。打造援疆国语支教“枣院样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18年8月至今,先后分六批选派1230名师生组建援疆国家通用语言支教团,远赴喀什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以实际行动弘扬了爱国奉献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传统。推进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新校区一期工程建成启用为契机,该校系统规划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校园景观,使文化育人更加自然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