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简史
山东最早种植地瓜的时间是清乾隆十五年。地瓜一度“几取谷类而代之矣”,成为我省主粮——

地瓜简史

2022-09-01 大众日报 12版

  □ 本报记者 卢昱
  秋天如期而至,蛰伏在泥土中的地瓜便一个个壮硕起来,静待乡亲们收获。霜降后,地瓜藤便枯萎了,大地的绿意也在沧海桑田中渐变成黄色。这时正是挖地瓜的好时节。
  地瓜的俗名颇多:因是从外域引入我国,又名番薯;它根部颜色有红、白、紫等色,故又称红薯、白薯、紫薯;它的藤蔓呈苕红色,故又称红苕等。现如今,地瓜依旧是齐鲁大地上普遍种植的农作物,在其经济价值背后,也附着着浓厚的文化价值。
我省最早种植地瓜在胶州
  “地瓜糊涂瓜干馍,离开地瓜没法活。”一句在山东传播数百年的民谚,道出了地瓜在乡村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地瓜原产于美洲大陆中部的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地,经考古发掘证明,上述地区地瓜栽培种植已达8000余年。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辟了新航路,地瓜开始传向外部世界。
  地瓜传入我国大约是在16世纪,传入的途径大致可分陆路与海路两种途径:陆路主要是经由南亚次大陆的印度、缅甸、越南传入我国的云南和广东地区;海路则是由吕宋(菲律宾古国名)传入广东和福建。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县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从当地土著手中买到几枝薯藤,并向土人学习栽种、收获、藏种的办法。陈振龙将薯藤拴在船只的桅杆上带回国内。回国后,就偷偷地“治畦于纱帽池舍傍隙地,依法栽植,滋息繁衍”。适值闽中旱灾,粮食作物大幅减产,其子陈经纶便上书巡抚金学曾建议种植地瓜以御荒,收益显著,拯救了数以千计的饥民,于是广为传种。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江南大旱,万顷农田大幅减产,成千上万的饥民四处逃荒,一时间饿殍遍野。正闲居在家、为父丁忧的农学家徐光启听说,闽粤地区种植的地瓜对御荒救民大为有益,便请人搞到薯种,先后在家试种三次,终获成功。之后,他鼓励江南的百姓进行种植,地瓜由此传入江南地区。
  18世纪,地瓜种植区域更向黄河流域扩展。清朝的康雍乾时期是地瓜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时期。山东是北方较早进行地瓜引种的省份之一。根据现存文献记载,山东最早种植地瓜的时间是清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最早种植地瓜的地区是胶州。
  陈振龙的后裔、清乾隆年间举人陈世元所著的《金薯传习录·青豫等省栽种番薯始末实录》中记载:“乾隆十四年,元客胶州时,东省旱涝蝗蝻三载为灾……与同伴余友瑞元、刘友曦谋于次年捐资运(薯)种及应用犁锄铁钯等器。复募习惯种薯数人同往胶之古镇,依法试栽。”
  乾隆《胶州志》同样记述了陈世元的义举:“闽人余瑞元、陈世元、刘曦移种于胶,适合土宜,因广为传焉。”
  不久,山东布政使李渭得知地瓜在胶州试种成功的消息后,对地瓜的种种益处颇为认可,甚至提出“种薯为救荒第一义”,遂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刊布了“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要求山东各府县地方官劝导百姓种植地瓜。
  “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中对地瓜种植过程中选地、栽种、收获、藏种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以指导山东的各府州县进行地瓜试种。山东的多部地方志对此次地瓜劝种活动也作了记载,乾隆《泰安府志》记“自乾隆十七年各县奉文劝种于高阜沙土地,依法种植”,乾隆《兖州府志》记“自乾隆十七年各县奉文劝种于高阜沙土地,依法树艺”,光绪《海阳县志》记“乾隆十七年奉文劝种,今到处有之”等语。
  当时编修志书的文化人,也在只言片语间透露出对地瓜的粗浅认识——《泰安府志》载:“最易生成,啖之可以代食。今所在有之,俗名红芋、白芋,又谓之‘地瓜’”;《兖州府志》载:“根可食,叶饲牛,又名地瓜,今所在有之。”;在《诸城县志》中,则说“近又有白薯,来自闽粤,从前所无,今亦为土产类。”
“蕃衍与五谷等”
  乾隆十七年,山东各府州县积极倡导百姓种植地瓜的热潮过后,地瓜并未真正实现在山东的大规模种植。二十余年后的乾隆四十一年,山东按察使陆耀在其所著《甘薯录》中写道:“前任布政使李公渭尝举以教山东之民,其性又喜沙土高地,于山海之区尤属相宜。今虽闲有种者而遗利尚多,因复为条,列于篇冀。”
  一方面是闲有种地瓜者,但面积不够多,另一方面地瓜的遗利尚多,还有待挖掘,于是陆耀撰写了《甘薯录》,全书分辨类、劝功、取种、藏实、制用、卫生等六章,旁征博引,全面而又详尽地对地瓜进行了描述。而后他命令官府广为刊发,使民间老幼遍知其利而广为栽种。
  多年后,身在帝都的乾隆皇帝也加入推广地瓜种植的浪潮中,曾两度发布上谕,劝导百姓种植地瓜。乾隆后期,胶州、潍县、诸城、临朐、泰安等环海和丘陵地区是地瓜在山东的主要种植区。
  嘉庆、道光年间,地瓜在山东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鲁南费县地区于道光年间“始盛行种植”地瓜;地处鲁西北的高唐州处于平原地带,此时开始推广种植番薯,用以增“杂粮之种”。这说明地瓜除了在山东的丘陵地区继续扩大种植以外,已渐渐扩展至平原地带。而在地瓜初到齐鲁的根据地胶州地区,其地位不断上升,“蕃衍与五谷等”,成为与五谷并重的粮食作物。
  从诸多地方志中的记载来看,地瓜在山东的推广大致是沿着自东向西、由沿海到内陆、由丘陵到平原的路线行进,山东半岛和鲁中丘陵区是两大集中种植区。
  同治、光绪年间直至民国时期,地瓜除了进一步扩大其种植范围外,其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成为百姓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地方百姓对地瓜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如光绪《海阳县志》载“可代米谷”,光绪《宁阳县志》载:“番薯,紫、红、白三种,土人呼为‘芋头’,非也。芋头亦名芋魁,乃蹲鸱也。此薯来自外番,相传自小吕宋入中国,故称番薯。乾隆十七年奉文劝种,今到处有之。”
  在山东,地瓜一般是春播作物,一年一季。作为根块作物,地瓜耐旱,适宜丘陵瘠薄土地和沙壤地种植,故在低山和丘陵地区更能得到高产。
  地瓜的产量相比于小麦、水稻、谷子等农作物要高得多。在陈世元所著《金薯传习录》中载:“薯,上地一亩约收万余斤,中地约收七八千斤,下地约收五六千斤。鲜薯每万斤,晒干三千五百斤零”;农学家何刚德在《抚郡农产考略》中写道:“亩田需薯藤二三十斤,上田可收薯一千二百斤;瘠田五六百斤,山地收成亦厚。”
  宣统年间,海阳县农民房毅有地7亩,“风调雨顺时一年收小麦八斗(每斗42斤),谷子五斗(折净粮105斤),穇子一石五斗(折净粮293斤),小杂粮二斗(每斗44斤),地瓜二千四百余斤”。地瓜即番薯,按五斤折一斤计,共折原粮480斤,总共7亩地一年收粗细原粮约1302斤,亩产186斤,折每市亩产粮194斤,产量很高,与扩种地瓜造成的单产增加有关。
地瓜当主粮的年代
  地瓜除具有产量高的特点外,不惧旱涝蝗灾等自然灾害,抗灾能力强的特点也是其在山东得以推广种植的优势之一。山东东临大海,西邻黄河,水旱灾害频发,时常发生饥荒,地瓜抗灾能力强的这一特点正可以充当灾年山东百姓的粮食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思明介绍说,在现代生物和化学技术可资利用之前,耐瘠、高产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使原来贫瘠的山区、沙地等边际土地可资利用,从而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的状况。清末时这些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已超过20%。1700年至1840年,尽管中国人口增长了三倍,但人均收入并未降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这些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和推广。
  到了民国时期,山东各地民众对地瓜的认识已颇深刻。《牟平县志》载:“(地瓜)块根供食用,又以之酿酒,做饴,制淀粉。以嫩茎叶为蔬,以枯茎叶饲畜。”《东平县志》载:“蔓生,实结于土中,形圆而长,本末皆锐,肉黄味甘,啖之可以代食。境内东北山田及高阜地种者甚多,冬令土井收藏,可供冬春数月之粮,以其充饥可口,且可节省燃料也。”《潍县志稿》载:“甘薯,即番薯,县人名为地瓜,有红、白二种,其根可食,可切丝干之,亦可制粉及酿酒。”
  地瓜可谓全身都是宝,正凭借这些优势,其在山东得以迅速推广种植,并逐渐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物。在光绪《费县志》中,地瓜则成为主粮,其记载“同治六年,民赖全活”;民国《牟平县志》中也说“贫民以此为主,几取谷类而代之矣”。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许家村,其村志中载有一篇附录——《地瓜当主粮的年代》,记述了该村自清乾隆年间到20世纪70年代地瓜引种栽培的历史,切晒地瓜干的劳作过程,以及地瓜不再当主粮的原因。其中有提及:“早年许家村北岭和沙壤洼地基本都栽地瓜。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家家户户主要靠地瓜养活,遭遇灾年地瓜秧也用来充当饭菜……最早发育的根系膨大成为地瓜,接近地面的地瓜长得最大,俗称‘把门地瓜’……1980年后,小麦、玉米产量大幅增加,地瓜淡出村民餐桌,栽种面积迅速减少。2010年后,还有村民零星栽种地瓜,作为稀罕食品调剂生活或赠送亲友,晒地瓜干成为远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