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河山还

笔落河山还

2022-09-17 大众日报 07版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本报通讯员 李 娉
  济南大明湖畔,一座名为“奎虚书藏”的红色建筑静静矗立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1945年12月27日,山东战区(济南、青岛、德州地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在奎虚书藏举行。先辈留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见证了这一扬眉吐气的历史时刻。
  在山东博物馆的革命文物珍藏中,有一支特殊毛笔。笔杆竹制,笔头为羊毫,配有铜质笔套。笔杆上刻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十时济南地区日军投降代表签字用笔”,繁体楷书。
  这支毛笔是1946年由新闻记者杜郁仑赠送给著名学者路大荒的,后者在1959年2月捐献给了当时的山东省博物馆。它见证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彻底失败。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齐鲁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据史料记载,受降仪式礼堂严肃壮观,左右分悬“永奠和平”四大金字。当时,中方向签降代表发问:“对命令是否完全了解?”签降代表全体起立答称:“完全了解,并绝对服从。”继而全体签降代表起立,摘下佩刀,齐赴受降主官席前行礼,将佩刀献上,并后退两步,再行鞠躬礼。
  12月27日正是1937年日军入侵山东攻陷济南的日子。至1945年驻济南日军投降,整整8年全面抗战,山东迎来河山回归。1949年8月,山东战场最后一战长山岛战役胜利后,山东全境得到解放,壮丽河山真正重归人民。
  奎虚书藏北邻大明湖,东邻遐园,始建于1935年,由当时的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何思源提议,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主持修建。奎虚书藏坐西朝东,平面为山字形,红墙砌砖,平顶,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立面按五段处理,南、北两端和中间部分稍凸出,建筑顶部女儿墙做叠落状马头墙处理,正中为“奎虚书藏”四个大字。“奎虚”取古天象之说,意为“奎星主齐,虚星主鲁,奎虚者,齐鲁分野也”,意在涵盖齐鲁之精华。
  据王献唐先生之孙王福来老人回忆,1929年王献唐被推荐担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并将该馆建成了北方仅次于北京图书馆的第二大馆。奎虚书藏一直承担着图书的采编、收藏、借阅功能,直到2002年山东省图书馆新馆开馆。2020年,奎虚书藏(抗日战争胜利山东战区受降旧址)入选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
  目前,这里是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的重要阵地之一。国学书籍借阅、数字国学体验室、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展示、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都在奎虚书藏有所体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图书馆在此开辟了“永奠和平——济南青岛德州地区受降展”,还原山东战区受降经过,以警示人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