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的功用演进

耳朵的功用演进

2022-09-20 大众日报 12版

  □ 周学泽
  随着数字化发展,“耳朵经济”已无处不在。视频《一只耳的自述》讲述了耳朵从收音机、车载音响、电视、电脑到移动手机“听”的历史,其中提到“耳朵经济”规模已达到220多亿元。这个视频让人耳目一新,笔者看完突然想到了口罩。
  假如没有耳朵,人们怎么戴口罩呢?疫情之下,过去出门是手机、钱包、钥匙,现在则是手机、钥匙、口罩——钱包变成了手机里的微信和支付宝。在某种程度上,口罩比手机、钥匙还重要,不戴口罩,进不了公共场所,你说口罩重不重要?
  口罩的佩戴离不开耳朵。口罩能够戴在脸上,全靠后边两根细细的带子挂在耳上,对口罩起到固定作用。人的耳朵,在头部两侧凸起,内有一定硬度的软骨,挂带子特别合适。
  耳朵只是用来戴口罩的吗?当然不是。耳属于身体上的一件小器官,根据语言学家的考证,有关身体器官文字的称谓,大都属于原始文字中的第一批,且一旦产生后,名称相当固定。
  汉字耳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字形如一只耳朵。《说文》曰“耳,主听也”,耳朵的功用是听。由耳又产生了聪、聆、聊、聒等字。耳朵功用的“登峰造极”是音乐。
  音乐家一般都有一双天生的好耳朵。钢琴家傅聪7岁便具备绝对音高的分辨能力。创作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聂耳原名聂守信,改名聂耳,有一段趣事。聂耳对音乐特别敏感,熟悉聂耳的人都说,只要能从耳朵进去的,都能从他嘴里唱出来。聂耳还有个绝活儿,能让两只耳朵一前一后地“跳舞”,大家笑称他为“耳朵”。聂耳笑着说:“送我一只耳朵也好,刚好四只耳朵连成一串。”(聂的繁体为“聶”)从此,聂守信改名为聂耳。
  发展到听的艺术——音乐,其实已经与单纯听相去甚远。汉族特有的吹奏乐器埙,距今大约7000年,在春秋时期,埙已经能吹出完整的五声和七声音阶。河南贾湖遗址中出土的一批精致骨笛,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距今约9000年,有五孔、六孔、七孔和八孔,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和七声音阶。
  耳朵所听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是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耳朵所听的音乐,一边有人演奏,一边还有听众,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化。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儒家后来倡导礼乐一体,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教化体系,并用于重要的国家交际场合。
  听话—听音乐—听礼乐,这是从耳朵的自然功能转变为社会化功用的进程。今天,耳朵不但可以听这听那,而且成了疫情下戴口罩的重要支架,是另一层次的社会化行为。
  没有疫情时,人们也戴口罩,比如医生、护士。农民也会戴口罩,过去在打麦场里,人们会用纱布遮住口鼻。但无论什么情景,口罩都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会用工具,被视为人和动物的分野。耳朵不只是用来听东西的,还能帮助戴口罩,脚不单是用来走路的,还能开车,手不单能拿东西吃还能演奏乐器、握方向盘、在键盘上码字……每一项与原始功能的远离行为,都意味着我们离开大自然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