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唐人”“千里江山”宛然立于指尖

让“唐人”“千里江山”宛然立于指尖

2022-09-25 大众日报 06版

  《泥塑古画》

  《江山如画》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本报实习生 马骁
  “历史文物因创造而重现活力,传统文化因创新而焕发生机。”在近日举行的首届“振兴传统工艺·鲁班杯”大赛颁奖典礼上,来自淄博小虾米陶艺创作有限公司的《泥塑古画》和淄博汉青陶瓷有限公司的《江山如画》脱颖而出,双双获得大奖。
  《泥塑古画》是用软陶泥塑的表现形式将著名国画中人物的服饰、妆容、动作以及场景等再现,生动还原中国历史名画。软陶泥塑技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其中一组是《虢国夫人游春图》,原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但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绢本设色,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虢国夫人是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姐,她生活奢侈。《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北宋),纵51.8厘米,横148厘米,绘九人八马出行,人物衣饰华贵,仕女风姿绰约,骏马雄健丰肥;线条细劲圆转,敷色浓艳脱俗。该卷画心无作者款印,前隔水有金章宗瘦金书“天水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题签一行。
  软陶泥塑作品根据画作,立体化展现了这一盛装出游的场景。一眼望去,犹如盛唐时期的人物骑宝马飞奔而来,热烈又奔放。
  另一组是《簪花仕女图》卷,此图为粗绢本,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等点缀其间。仕女皆体态丰腴,婀娜窈窕,或戏犬,或拈花,或捕蝶,或沉思,端庄典雅的贵族妇女形象尽显。发式皆为高耸云髻,依次簪有牡丹、芍药、荷花、绣球等折枝花及步摇。人物脸庞圆润,眉毛作蛾眉。
  此卷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最早著录此卷的是清安岐《墨缘汇观》,认为是唐周昉所绘,其后《石渠宝笈·续编》及《石渠随笔》皆沿用该观点,俱著录为《周昉仕女图》,然近代研究亦有持异议者。周昉,字仲朗,唐代著名画家,擅长仕女画,画风承继张萱又独具特色。
  这一系列软陶泥塑作品将中国古代画作进行可视化、情景化、可读化表达,深入浅出地向观众展示了画作背后的历史内涵,让更多观众对中国画作与传统手工艺产生兴趣。目前,已完成的系列作品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捣练图》《挥扇侍女图》《唐人宫乐图》《听琴图》《文苑图》等。
  如果说《泥塑古画》将古画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那么,陶瓷作品《江山如画》则让《千里江山图》变成了可以触及的美景。
  作品《江山如画》中的元素选自《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卷是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画面上峰峦起伏绵延,江河烟波浩渺,气象万千,壮丽恢弘。山间高崖飞瀑,曲径通幽,房舍屋宇点缀其间,绿柳红花,长松修竹,景色秀丽。山水间野渡渔村、水榭楼台、茅屋草舍、水磨长桥各依地势、环境而设,与山川湖泊相辉映。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山河的雄伟壮观,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卷在设色和用笔上继承了传统的“青绿法”,即以石青、石绿等矿物质为主要颜料,敷色夸张,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被称为“青绿山水”。此种表现方法是我国山水画技法中发展较早的一种,隋唐时期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等画家均擅长青绿山水画。王希孟在继承前法的基础上,表现更趋细腻的画风,体现了北宋院画工整严谨的时代风格。元代著名书法家溥光对此卷推崇备至,在卷后题跋中赞道:“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陶瓷《江山如画》将《千里江山图》卷中的部分青绿山水截取,采用“无缝贴花”技术手工制作,并在画面中加入珐琅彩非遗技艺描绘山川脉络,将东方之美融于瓷器中。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让我们亲近贴切地感受宋朝之美。
  一抔朴实无华的泥土与雍容华贵的唐人,融汇出惟妙惟肖的游春图与仕女图;一件件晶莹洁白的瓷器与典雅的青绿山水,碰撞出宛然立于眼前的“千里江山”。这一系列作品对中国古代画作的新表达,让更多观众对中国画作与传统手工艺产生兴趣。灿若繁星的传统文物,在一个个创新与灵感中与传统手艺融会贯通,焕发新的活力,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