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多年来,齐鲁理工学院在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教育厅领导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兴校、强校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党建引领育人方向
打造德育为先大课堂
将德育工作纳入党建重要内容,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创新方法路径,全力打造德育为先的大课堂。
打造德育为先的思政课堂。强化领导责任。建立“双挂钩”制度,党委书记、校长分别挂钩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和行政班子,每月至少参加1次德育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讲6学时德育课,每年至少主持1项德育教研课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入选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强化师资建设。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委党校等的知名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打造优质思政教师团队,思政教师生师比为339:1。强化堡垒作用。有效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大规模思政课改,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通融、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共融的思政课堂。
打造德育为先的第二课堂。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团建带社团,以社团为依托丰富第二课堂德育内涵。实施党支部、团支部联系德育社团联盟,党员联系指导社团活动制度。构建完善由“思想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模块构成的第二课堂体系。
党建引领素质养成
搭建德育实践大平台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员模范表率、共青团员骨干带头作用,让德育成为养成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的主色调、主旋律。
搭建德育养成实践平台。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本路径和主要抓手发展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优良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一是构建养成教育体系,二是规范养成教育流程,三是强化养成教育举措。
搭建德育专业实践平台。深入挖掘校内外思政教育资源,通过签订产学研用合作协议的方式,深入开展同政府、行业机构、企业等党组织的共建联建活动。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分类编写专业实践德育指南,将时代精神、道德风尚融入专业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
搭建德育社会实践平台。广泛开展以德育为主色调的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深入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
党建引领文化铸魂
唱响德育工作主旋律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文化铸魂作为党建引领校园文化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引领大学生全面成长。
大力弘扬革命文化。一是护红旗。从建校第一天起高标准建设学校“国旗护卫队”,让国旗高扬在每位师生的心中。二是唱红歌。每年举办万人红歌大合唱。三是办红展。长年布设红色展厅,举办“光辉历程——百年党史展”等活动。四是访红址。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每年组织学生到济南战役纪念馆、莱芜战役纪念馆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五是演红剧。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共产党宣言》《上甘岭》等,从中深切体悟党的初心与使命。六是育红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十大行动”,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深走实。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九个一”齐鲁文化育人工程,确立“齐鲁文化孕育下的理工生”育人理念(一理念),成立齐鲁文化研究院(一机构),开设《齐鲁文化精神》等系列课程(一课程),开办孔子学堂(一学堂)、杏坛大讲坛(一讲坛),成立齐鲁文化社团联盟(一联盟),举办齐鲁文化节(一节日),大力推进齐鲁文化为底蕴的养成教育(一养成),打造讲述齐鲁文化故事的校园景观(一景观),培养以“仁”为体、以“智”为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