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那些温暖的背影

请记住那些温暖的背影

2022-11-03 大众日报 12版

  □ 逄春阶
  走远、走深,贴近、贴紧;求真、求实。自觉走向受众罕闻的人群和人迹罕至的领域,寻找“冰点”。有想法的报告文学作家在行动。
  杨牧原和杨文学的目光盯上了“麻风”。“麻风”?过去听到这个词都心悸。如今,这个词基本消失了。不是这个词消失了,是得这种病的人几乎消失了。怎么消失的?是国家组织几代“麻医”(治疗麻风病医生)治的。在杨牧原、杨文学刚出版的报告文学《国家行动》里,我看到了让我震惊的“治麻”细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麻风肆虐,真可谓谈“麻”色变。一人得病,全家遭殃。患者王某治好了,兴冲冲地回家,父母见他回来,吓哭了。全村人恐惧不已,都躲着他们全家。绝望了,最后一家人不堪忍受侮辱而服毒自尽。郑大有大夫第一次去诸城出诊,寻找麻风病人,几个病人偷偷摸摸把他领到墓地。“坟墓前的小石桌子就成了郑大有的工作台,他就这样在阴森森的坟墓前给麻风病人检查病情,采集血液样本,发放药物。”墓地没人,对歧视的恐惧压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每个“麻医”都有被歧视的经历,到患者家里,患者家属不承认家里有麻风病人。住县委招待所都被赶出来,1964年,“麻医”潘玉林到安丘行医,招待所服务人员看到介绍信上有“麻风”二字,明明有房子,也不让他住。
  更让人心寒的是,“麻医”的亲人也被歧视,亲戚跟他们断绝了往来,孩子上学没有玩伴。“人传染上麻风病不可怕,也好治。传染上麻风恐惧症最可怕,最难治。一个人得了麻风,毁掉的是一个肉体,一个社会得了麻风恐惧症,毁掉的是人间亲情和温暖,带来的是信任的危机和道德底线的突破。”《国家行动》中如此表述。
  忍辱负重,擦干眼泪再出发,把委屈藏在心里,一点点地感化病人,感化病人家属,把一个个病人收治到麻风村。经过几代人的泪水、汗水,甚至血水的巨大付出,这种可怕的疾病基本消除,杨牧原、杨文学没有忘记他们,饱含深情地为医者唱了一曲赞歌。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马海德、尤家骏,以及孙昭水、马桂臻、张立彬、张基瑞、郑大有……随后跟上的是马天恩、张福仁等新一代。他们有的已经去世,背影渐渐模糊,但是在共和国“治麻”史上永远抹不去。
  我说的温暖的背影,还包括麻风病患者,他们是无辜的,除了忍受身体被病毒侵害的折磨,还忍受着心灵上被隔离在常人之外的煎熬。杨牧原、杨文学在写医生的同时,把笔触伸向了患者的内心,其中的思考,很有价值。作家韩石山说:“文学的能力,不仅是一种技能,实际上是一种思考的能力,也就是一种深究的能力。”深究,从看得见的病毒的外在表现,到看不见的心灵病毒,从麻木的眼神,到蹒跚的步履,一点点地深究,这样才有了厚度和深度。
  盯着这些与麻风搏斗的医生的背影,我想起了一个意象——“井”。宋代学者杨简在《慈湖易传》中谈到井卦,说:“‘井’赡养润泽之功无穷,而实寂然不动。”井,风吹不走,日晒不干。它养人是无穷的,井里的水,你打了之后,还有,不见少。这些医生长期执着在“治麻”最前沿,是大地上一眼一眼最清澈的“井”。他们有“井”的品格,他们身上蕴藏的汩汩之水,让世界变得清澈透明。
  功不唐捐。《国家行动》里说,到2018年,我国新发麻风病患者只有1600人,发病率只有0.1/100000。世界范围内,麻风病还在猖獗,其中印度的新发病人占全球新发病人的59%,每年高达10万多人。《国家行动》生动描述了中国为世界贡献的麻风病防治中可以借鉴的科学模式。一部国家麻风病防治史,彰显着执政党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打捞沉睡的记忆,需要持久的耐心。我们的先辈付出了,脚踏实地地做了,做得感天动地。我们的作家还不能被感动吗?感动了,那就写出来,尽量写清晰。我欣慰地看到,《国家行动》占有了大量一手资料,这些资料,因为有了现代意识的观照,把普通人身上的光泽擦亮了。
  事是人做出来的,故事是人讲出来的。两位作家面对“麻风”,没有拔高,没有煽情和滥情,没有避实就虚,写得比较结实、朴实,是真实的报告文学。他们的追求,鲜活地证明报告文学讲好中国故事,有其独特优势。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