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每一座城都有特定的地域印记,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工艺技能、道德伦理和表现形式,都将成为重要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临沂职业学院通过挖掘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与非遗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以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线,让校园非遗传承“进得来、留得住、输得出”,打造教学有资源、实践有平台、传承见实效,具有时代价值和研究价值的“非遗薪传”之地。
厘定目标,推广非遗传承范式
发挥办学特色和区域优势,学校厘定“融入专业、服务发展、锻造匠心”的非遗育人理念,深耕非遗教学,将非遗传承写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校开设非遗课程。结合入学年级、专业方向、类型人群,统筹实施“横到边、纵到底、传匠心”,规划“认知学习—技能实践—传承创新”教学途径,注重过程评价和服务市场的适用性,实施校内实践与校外拓展的多元共育,推进非遗教育传承的“标准化运用”,突出以非遗教育与专业学习、技能培养相结合,与工匠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重构非遗课程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代际传承,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
技文结合,重置非遗“引入”流程
对应学校八大专业群,强化顶层设计,深化“围绕产业转,围绕就业干,围绕需求办”,坚持“技文结合”,转变传统“非遗进校园”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规划。依托每年“非遗日”期间启动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暨非遗博览会系列活动,从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音乐、传统体育等十大类项目中,系统规划“引入”路线:按照非遗的基本种类划分“站点”,对应学科领域分类体系设计“项目”,将具有区域特色代表性的传统技艺分门别类“按需引进”。形成了覆盖全省,辐射河南、江苏、安徽、山西等地区的非遗传播与交流平台,累计共吸引省内外1064个非遗项目、1572名非遗传承人和14万余名社会各界群众齐聚校园,使非遗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校地共建,拓展实践应用平台
整合非遗教育传承平台和传播载体,在校内建设了非遗传承教育展览馆、珠算博物馆,设置了木旋玩具、柳编、剪纸等10个非遗大师工作室,传统美术、传统布艺、书法装裱等20个传统文化教师工作室,作为组织学生学习体验、社会培训的平台和对外开放的体验窗口;校外对接文化馆、农展馆、示范村、旅游村,共设实践基地和研学游路线,全方位实施校地共建、设施共用,实现现场教学有基地、技艺展示有赛场、文创设计有平台,搭建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研学、旅游功能于一体的“非遗薪传”集成地。
活态传承,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学校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发挥职业院校在传承传统技艺、守住文化根脉的作用。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联合乡村振兴学院,通过举办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社区短期培训等,深入挖掘非遗的价值内涵和育人元素,带动区域及周边地区非遗项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实现“老手艺换新颜”,充分发挥非遗技艺在刻画人物形象、讲述传统故事等方面优势,助力政、校、企、行共同参与文创产业发展,推动传统技艺融入文化产业发展、服务现代生活。
继续强化面向基层农村、社区,牵手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产业企业,聚焦乡村振兴,服务区域发展。帮助手艺人、传承人在产品创意、设计制作、宣传推广等环节改进提升;助力农村基层人才、脱贫户、困难职工更新知识、学习技能、创业致富,实现非遗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形成由“非遗引进”到“文化输出”的传承闭环,在创新中活态传承,促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跨界合作,塑造文创品牌形象,赋能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