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吐出了丰收”

“棉花吐出了丰收”

——观“鲁迅文学奖之夜”有感
2022-11-23 大众日报 12版

  □ 逄春阶
  11月20日夜,北京中央歌剧院,“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盛大启幕,这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高光时刻,获奖作家们成了“明星”。这个助力文学“破圈传播”的夜晚,是不是值得记住?我只记得金鸡百花奖、金鹰奖的颁奖之夜,我也记得某某地产之夜。文学奖居然也有了“之夜”,新鲜、提神、来劲。
  新媒体时代,文化多元,文学越来越小众化,小圈子化,边缘化。大众不喜爱文学了吗?不是。是喧哗的众生把喜爱淹没了,是海量的娱乐化信息之“快”把文学之“慢”全覆盖了。湖南卫视、北京卫视介入“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滋养心灵的文学,需要大众传媒的提醒,文学的光泽需要持续擦亮,甚至需要耐心打磨。现代传媒高调介入,跨界赋能,嫁接共生,“文”“艺”联动,让小众化走向大众化,把小圈子的边界打破。我认可晚会总导演周雄说的,文学走向大众,需要媒体机构对文学进行“二次创作”,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传播产品和宣发方式,让作家和作品以更丰富的形态、更新颖的方式为读者所熟知。当然,熟知的前提是,作品足够好,要“籽粒饱满”。作家呢,得是德艺双馨。
  优秀作家多是沉默的,躲在幕后,悄悄地写,不事张扬,写大于说——“嘴拙”。当然,说的机会也不多。这次文学之夜,我们的作家说得都很好嘛,不亚于走红毯的影视明星。让我感动的是,晚会还把躲在幕后的文学编辑们请上了舞台,与获奖作家一起享受文学盛典的荣光。大屏幕上滚动着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编辑们的头像,他们的视野、判断和劳作参与塑造着中国文学的风骨。他们是站在作家背后的人,是文学“伯乐”。
  文学之夜让作家、评论家、翻译家、编辑们从幕后走上前台,虽是一步之遥,却是艰难的一步,需要有志之士的新理念,需要有心人的全力推动,需要思想解放,中国作协这次做得很好,发挥了作家之家的作用。就是要不遗余力地推介优秀作家、优秀作品。
  让我感动的不仅是老作家王蒙和十八洞村的村支书一起当嘉宾,还有山里的孩子也来了,他们是小诗人。是老师发现了孩子的诗性,老师说,有一天,听到一个孩子说“棉花吐出了丰收”,她喜出望外,让孩子们尽情地书写出来。“稻子熟了/在田野里/翻起了金色的波浪/大家夸夸棉花/它就笑咧了嘴/吐出雪白的软软的云朵”“种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静发芽/老枯树在夜里长出一根新芽/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你长高 长高/长到天上去都可以/根在我心里”保护孩子的诗性,是多么重要啊!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我想起大众日报的老记者许学芳先生,他把外孙女在三四岁时画的糖葫芦裱起来挂在客厅里,孩子上了幼儿园,他挂着,上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他还挂着。我看到他看着小外孙女的画,一脸幸福的表情,不亚于看世界名画。
  中篇小说奖得主、“80后”的索南才让是一名在青海湖边放牧的蒙古族人。他深情回忆了自己投稿时的忐忑和老编辑到草原寻找他的故事。我想,每一位怀揣文学梦想的人,听了都会感动,也会想起自己的故事。索南才让说自己来到编辑部门口送稿子,都不敢进去,最后把稿子投进了编辑部对面的邮箱。35年前,我来到济南市洪楼南路10号,那是《山东文学》编辑部所在地,我站在门口徘徊了很久,没有勇气上楼见编辑,又把我的短篇小说带回了潍坊。5年后小说才发表在这本杂志上。“济南市洪楼南路10号”至今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了解到,“中国文学盛典·鲁迅文学奖之夜”后,还会有茅盾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文学盛典”,相信“文学之夜”这张名片会越来越亮。虽然自己站不到那神圣的舞台上,但看到自己的文友在上面接受荣光,我也很开心。
  这个文学之夜,是第一次办,还有改进空间。比如让颁奖者即兴说几句话,那该多好呢!颁奖嘉宾多是文坛“大咖”,他们一定也憋了很久,比如王蒙先生,他会如连珠炮一样说一串智慧之语;莫言先生也会“幽默”一下。比如,让获奖者每人推荐一本书。比如晚会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等等。这会让更多的观众亲近文学,晚会也更浸润读者心灵。
  有光泽的夜晚一定会被记住。希望文学之夜,是丰收之夜,是呵护诗性之夜,是呼唤名作之夜,是致敬优秀作家之夜,是真正的中国文学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