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本科生“三早”育人机制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行本科生“三早”育人机制

2022-11-24 大众日报 10版
  □ 本报通讯员 秦昌盛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2018届本科毕业生刘振国,在不久前的一次海上作业时,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带领同事,阻止了一起渔船侧翻事故,成功救下6名船员。
  面对社会和校友的赞誉,刘振国说这得益于母校的专业培养和毕业后的岗位锻炼。据了解,山东科技大学是国内民用海洋测绘最早按专业模式独立招生、培养的高校,率先建成本-硕-博完整的民用海洋测绘人才培养体系。该校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海洋测绘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多名毕业生参与过“深中通道”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世越号”客船打捞、“桑吉”轮搜救……
编写的教材被涉海高校用于教学
  该校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本科专业开设于2009年。“到2011年,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成立海洋测绘教学系,只有3名专业教师,全国都缺少课程教材,实现育人‘高地’的目标,面临着重重困难。”王瑞富作为当时海洋测绘教学系的三位专业教师之一,回忆往昔感慨道。
  必须迎着困难上。该校先后联合15家单位、36位专家,编写出版了国内首套11部《海洋测绘丛书》和9部相关教材,内容涵盖了测绘学、海洋学、水声学等多个学科,为海洋测绘教学提供了基础保障。《海洋测绘丛书》后来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被全国90%以上的涉海高校用于教学。
  经过十年不懈努力,该校海洋测绘教学系专业教师增加4倍,教师均具有博士学历,高级职称占76%,2人成为省部级以上人才,5人次获省级以上讲课比赛特等奖或一等奖。
“三早”助推育人高峰
  该校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在本科学生中大力推行了早进团队、早选课题、早入实验室“三早”育人机制。如今,每个团队的实验室都活跃着本科生的身影。
  2018年入学的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本科生黄瑾,从大一就加入了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的海洋智能感知科研团队,跟着团队参与了“11000米全海深近底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研发,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海底精细地形测量提供技术支持。“上大学前,我从没想过作为本科生也能参加国家重大项目。”黄瑾说,“是学院的‘三早’育人机制给了我机会,让我得以快速成长。”
  2016级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本科生徐辉深有感慨地说:“在实验室的三年学习,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为我研究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据悉,徐辉在校期间学习和综测成绩排名专业双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大赛特等奖。
  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奖团队,由2019级本科生杨鹏程、许道坤、房浩然、刘旋四位同学组成。他们都是该学院的学生科创标兵,不仅学业成绩优异,包揽专业前四名,而且科创成果突出,团队获国家级奖项7项。2022年,四人同时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
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以前总羡慕研究生有导师,没想到学院为本科生也配备导师,感觉自己在思想、学习、科研上的底气更足了。”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2020级本科生分到导师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悉,该学院凝聚三全育人合力,还聘请合作单位的6位专家担任“三全育人”校外导师,助力学生成长。
  同时,该学院实施“经纬蓝图”文化工程,用爱国主义渲染青春底色。在正能量、主旋律的文化浸润下,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学生约40%的毕业生选择在水利勘测、海洋调查等基层岗位报效国家,50%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
  十年来,测绘工程(海洋测绘方向)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3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项,立项本科课程教学团队4个。“今后学院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进行国家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力量。”展望未来,山东科技大学海洋测绘方向带头人、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院长阳凡林教授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