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离职不能盲目跟风

精神离职不能盲目跟风

2023-01-16 大众日报 12版
  □ 李梦馨
  最近,一个新词“精神离职”道出了无数打工人的心声。精神离职,顾名思义,就是肉体上没离职,工作关系没有发生变动,但精神上已经是离职状态。根据网友给出的更精确的描述,是指“每做一件事都像在交接工作,每一天都是last day。不是我的工作绝不做,老板骂我绝不听,分清工作和生活,下班谁也别来烦我。”国外也有类似说法,即“Quite quitting”,表示一种“身在工作岗位,但不再认同工作是生活重心,只做分内事”的状态。
  乍看可能会奇怪,完成分内工作,厘清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再合理不过,怎么就到了精神离职的地步?理解这个词,当然要置身当前的工作环境之下,加班加点侵占了私人生活的时间,于是,原本合理的事情就变成需要争取的权利。在个人被工具化、很难从工作中收获成就感、丧失内在的工作动力的前提下,越是繁重的工作、超长的工作时间,越让人丧失对工作的兴趣。
  精神离职,正是对当前工作环境的一种被动抵抗。放弃努力上进的想法,不再执着于工作上不断超越自我,以最低限度履行工作职责,人生的重心则从工作转移到生活。这看上去似乎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枯燥工作带来的困扰,从中抽离出来以其他途径实现自我提升和满足。但实际上,精神离职的风险很大。怎样把握工作中躺平与努力的度,是个极难的事情。
  首先,精神离职的前提是主动放弃升职加薪的机会和工作中自我提升的可能,随之而来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可以想见。其次,随着分工的趋于细化,个体越来越缺乏不可替代性,在职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大环境下,仅完成分内工作,也会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搞不好精神离职就真变成了肉体离职。最后,在工作中缺乏内核动力的人通过精神离职的方式转而找寻其他出路,如果从生活中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不能抵消工作上的压力,会让人更加焦虑,精神辞职反而成了一种更无奈的精神煎熬。精神离职的结果,往往变成不愿意内卷、又不甘心躺平的两难局面。因此,所谓的精神离职,听上去很美好,但空想意味浓厚,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很难实现。
  精神离职并非全无可借鉴之处。这个词的流行,正是人们在探索工作的本质和意义的长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心态。它带来了一种启示,即学会分清人生中各项要素的权重,列出优先等级,并匹配以不同的时间和精力。而审视各项权重,想明白工作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每个个体情况不同,精神离职自然不是万能钥匙,具体答案有待于每个人自己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