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子钰
本报实习生 韩钰
综艺《无限超越班》自开播以来热度不断,作为一档演技竞技类真人秀节目,《无限超越班》的导师团邀请了一众家喻户晓的TVB“老戏骨”,凭借豪华阵容、高讨论度和经典IP再现,赚足了眼球。遗憾的是,随着节目的持续播出,节目内容争议不断,在豆瓣万人评分中,接近半数的人给出了一星的评价。
通过贴标签的方式来制造话题在真人秀节目中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的真人秀节目为互联网文学贡献了一大批如“蚂蚁竞走十年了”的热梗,导师团的评价成为吸引流量的重要手段。《无限超越班》标榜自己不落俗套,实际上写满了套路。前有选手赵樱子自称“迪幂孟扎”被批“四不像”,后有选手刘耀文仅凭形象相似就被大赞“小吴彦祖”,这种双标式的效果让一众网友质疑真人秀节目的真实度。虽然豪华嘉宾阵容是制作方对节目用心的一种体现,但是如果没有出新,最终还是会落入剧本的俗套中。
如今,国内真人秀节目制作水平已经十分成熟,一些节目片段经常霸屏热搜,可真正出圈的凤毛麟角。《向往的生活》开播六季以来评分持续走低;《演员请就位》《导演请指教》等致力于放大冲突,演技越差,话题度越高,导师越吵,热搜越多,这种注意力的不平均分配使节目迷失表演本位,落入追逐流量的桎梏;《青春环游记》等为了节目效果加入大量游戏环节,本末倒置。不难看出,统一模板已经渗透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流程。反思当下的真人秀节目现状,不禁让我们思考一档观众喜爱的真人秀节目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真人秀节目的核心是真,实际许多节目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表演阶段。《无限超越班》导演吴彤在一次真人秀节目中接受同框嘉宾的招待,喝果汁担心被加芥末,喝完了还要留意一下是否是广告植入。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必有导师吵架,恋爱类综艺必有妙人落单,生活类真人秀节目必有艺人诉苦揭开生活“B面”……当节目流连于嘉宾斗法、刻意制造冲突,则难以触及观众内心,更不要谈播放量和评价了。
值得一提的是,真人秀节目既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也是观众在角色之外了解演员艺人的渠道。在影视剧中,演员的形象是其所扮演的角色,观众先入为主地依据角色特点生成第一印象;在节目中,即便演员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有人却因为偶像包袱太重使得节目效果全无、索然无味;节目组为了噱头和话题,故意剪辑嘉宾话语,塑造争议人设。即便获得了一时的关注,但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前不久,一档黑马真人秀节目《快乐再出发》凭借真实感、回忆杀没有剧本限制的条条框框,扣住了最基本的核心,综艺效果拉满的同时不失真实。此外,《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再见爱人》,都有很多熟悉的“老面孔”,他们的再现唤醒了一代人,契合了当下的文化热点和观众情绪。不过,卖情怀并不是无止境的流量密码,没有新意的真人秀节目在情怀红利吃完后不免会让观众陷入失望,这背后意指的,还是真人秀节目的创造力。
最近开播的《我们的客栈》中,制作方再度搬出“重聚梗”,将目标放在了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上,曾经“小郭”的扮演者姚晨当场表示,岁月在每一位主演的身上都留下了印记,如今即便是一模一样的戏服、一模一样的妆造,但人却早已不是当初的人。与其不停地卖弄情怀,不如让回忆用最美好的方式留存在那里。可见,创作力缺乏成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一大通病。
在真人秀节目越发同质化的时代,要想把握住观众的注意力,流水线般的生产流程早已失灵。制作方应该挣脱模板化的僵局,多用心、多创新,对真实而细碎的生活深入挖掘,向内创造,向外探索,找到真人秀节目更好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