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晓华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论断,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不是凭空而来的。把它放到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社会主义史、100多年中国共产党史、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40多年改革开放史的大视野中去理解和把握,就更能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深沉的历史自信和巨大的历史主动。
一般意义的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各种深刻变化,包括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向现代的工业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现代的工业社会,以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的过程。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也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华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错过了工业革命浪潮的中华民族在坚船利炮武装起来的西方文明冲击下蒙受了百年屈辱,中国一步步沦为被压迫、被奴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难,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地踏上了探索现代化、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
工业革命起源于西方,现代化起源于工业革命。由于西方知识界的主观引导以及后发展国家知识界的认知不足,长期以来,现代化被等同于“西方化”。中国的知识界也曾经历过同样的认知过程。在1840年到1949年的109年时间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文化,一次次虔诚地向西方“先生”学习。然而,一代代中国人不仅没有学到“先生”真经,还一遍遍地遭“先生”欺侮,一直没有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开始了独立探索现代化的征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扫除了中国现代化征程上的绊脚石,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此同时,我们党在1954年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事业。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三步走”伟大战略,实际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九项本质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和定型。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十四亿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遏制了既往现代化经验中无法避免的两极分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现代化,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批判的“资本拜物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避免了以往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治理—破坏”的恶性循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现代化几百年走过的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无可辩驳的事实破解了“西方中心论”的神话,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大党坚持初心使命,坚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和九项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既贯穿了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又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愿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精辟论述,立足马克思主义根和魂,打通中华文明血和脉,遵循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将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必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新形态。(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