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烟台南山学院

着力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2023-03-30 大众日报 11版
  □栾中超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多年来,烟台南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
以教育效果为导向
实施“亲、信”式教学

  亲其师,信其道。教与学、师与生是矛盾统一体,思政课教学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学生亲近并尊敬自己的老师时,才会相信并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怎样做到师生关系融洽呢?在教学中,我们注重从学生的视角引入要讲授的理论,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易于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由于师生在角色上存在差别,大部分教师在年龄上与学生距离较大,心理上存在代沟。俗话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消除了角色差别感和心理代沟,学生才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理论。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享自己的思想历程和情感经历,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逐步消除师生间的角色差别感和代沟,从而使学生在内心对教师教授的思政理论不再抵触,乐于接受。
  讲实例,增信度。怎样使学生较好接受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的“道”?对此,我们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讲授内容的真实可信。例如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在讲授我国“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时,以学校所在地的国家级、省级重大工程项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国家管网LNG、华为大数据产业园等“战略级”项目做支撑,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在讲授“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时,结合中国500强企业南山集团的印度尼西亚宾坦工业园项目进行讲解。这些实例真实可见,接地气,有人气,有说服力。
  重时效,强实效。怎样进一步提高“亲、信”式教学方式的效果?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跟踪国内外重大事件发展变化,以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吸引力和教学针对性,部分内容的讲授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下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课后思考、新媒体作品制作等方式延伸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同时,将课后作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艺术化、作品化,既展示了学生独特个人风采,又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鉴赏水平,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
“线上+线下”相融合
开展研讨式教学

  与时俱进,“线上+线下”结合。云课堂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一种新型远程教学模式,也称之为线上教学模式。通过云课堂,师生双方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实时互动。思政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需求,新时代大学生需要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云课堂就是基于这种情况衍生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积极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研讨式”教学。具体做法是全方位、立体化开启“线上+线下”授课模式,充分发掘思政课教师内驱力,通过直播软件将课堂内的板书画面、课件画面、课堂实景、课堂内师生的声音呈现、传递给云端的学生,实现线上直播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双向延伸。通过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虚实结合的课堂,让居家的大学生也能在线实时听课并与课堂内的师生互动,确保在校学生与居家学生都能“听到课、听好课”,实现一个学生都不缺课的目标。
  线下课前谈心,线上课中交心。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是思政课的重要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中,根据启发式教学的要求,采取了“线下课前谈心”和“线上课中交心”相结合的研讨式教学,解决学生思想问题。课堂教学中间环节,学生还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以“弹幕”的形式提问交流,教师在现场进一步解答学生关心的各类热点问题。
契合大学生思维特点
开展相似形象思维教学

  以形象思维理解抽象内容。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尚不完善,而大学思政课的内容抽象性较强,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大学生没有感知过,有的根本无法直接感知,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引起学生的“思”,并使之产生有关教材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的相似形象,进而理解教材内容呢?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力求通过相似形象思维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具体形象来进行感知的思维。相似形象思维教学,就是教师通过融媒体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以积极的思维产生教材内容所涉及的有关事物的类似形象,使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以形象图片助力理解抽象内容。思政课教学中,有时讲解相关的内容,学生往往并不熟悉,怎样做到更直观呢?通过提供有关图片,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内容的图片、视频资料,进行展示,与现实对比,提高学生的感性思维,进而上升为理性思维。
  
  (作者为烟台南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