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改革改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村委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各司其职 村集体经济发展轻装上阵

产权改革改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2023-05-12 大众日报 08版
  □ 本报记者 董卿 从春龙
   本报通讯员 王飞
  “以前这里的土地撂荒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杂草丛生。现在通过土地流转、撂荒地整治,荒地变宝地。仅此一项,我们家的收入就能增加3000元。”在龙口市芦头镇西梧桐村,村民刘广敏望着自家那块土地,乐滋滋地说道。
  这是西梧桐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有效盘活闲置土地,探索规模经营的一个缩影。2021年,西梧桐村被确定为烟台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按照改革要求,西梧桐村明确集体资产权属归位,将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划转至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时,明确了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各自职能,确保在党组织领导下,村民委员会与股份经济合作社各司其职、有效运营。
  “通过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变了过去由村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模式,‘集体’是谁,谁代表‘集体’的问题就解决了,就可以更加专注于集体经济发展,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效益。”西梧桐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兵告诉记者,产权制度改革改变了之前资产经营、行政事务、乡村治理相互交织的局面,村集体经济发展轻装上阵,发展思路也更清晰了。
  西梧桐村人均土地0.6亩,户均土地不足3亩,零散种植姜、小麦、玉米、花生,很难连片经营,种植成本较高,现代农业机械化推广受阻。为了提高村民们的土地耕种积极性,西梧桐村党支部主动想法子、出资金,给予村民每年每亩150元补贴,用于作物耕、种、收。但投入和收入比不匹配,补贴效果不理想。
  “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50岁以上的劳动力因外出找活受限,才勉强维持耕种。”刘德兵向包片片长王峰吐露了难处。
  村级发展不容等靠,组织引路领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随即,西梧桐村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会议,包片片长参加,围坐一起集思广益、研究对策。种地人口逐年递减,部分户土地免费流转都没人要,规模经营迫在眉睫。村集体与流转大户协商,由他流转村级所有土地,村集体担当“中间人”角色,负责协调流转事务。“遵循村民自愿的第一原则,村干部逐户进行流转意愿摸排,村民全部投了‘赞成票’”刘德兵喜出望外。
  通过流转,西梧桐村将土地向种田能手适当集中,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经济效益,村民每户每年增加土地流转收入500元,闲置劳动力给种植大户打零工,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
  经研究,西梧桐村集体还投资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7月并网使用,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益,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阳光银行”。收益定期存入润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年底将收益全部转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如果收益达到预期,村里计划筹集更多资金拓展项目“版图”,进一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钱袋子”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