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枣庄粮食丰产丰收
预计4.2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三夏田间作业

科技助力枣庄粮食丰产丰收

2023-06-09 大众日报 16版
  □ 本报记者 孟令洋
  时下的鲁南大地麦浪滚滚,生机勃发,麦收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粒粒饱满的麦子从收割机中喷薄而出,不久将化身成面粉,进而加工成挂面、馒头、饺子……好麦出好粉,好粉出好面。枣庄市银牛面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牛面业)生产的面条远销欧洲等地,年出口量达2000余吨。
  6月2日,记者来到银牛面业二厂区,一座六层楼高的面粉生产车间映入眼帘。在全封闭运行环境下,不同等级的小麦在设备的操控下进入相应的配麦仓,根据设定好的数据,生产线自动抓取分配不同等级的小麦……一粒粒小麦经过36道清洗工序和82道研磨工序,最终制成面粉。
  “我们现在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瑞士布勒面粉加工设备,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控制、机器人作业。”银牛面业副总经理祁路军说,现在厂区有面粉生产线4条,挂面生产线4条,每个车间仅需要18个操作工,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银牛面业成立于2004年7月,是由发达面粉集团有限公司在收购原薛城面粉厂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年可加工小麦60万吨、高档挂面6万吨,每天物流总量可达4500吨,成为苏鲁豫皖区域生产能力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
  在银牛面业研发中心展示厅内,记者注意到一批俄文标注的面条产品。祁路军拿起一包荞麦面条说:“这是出口俄罗斯的面条产品,公司从2019年开始从事面条生产出口业务,如今业务稳步发展。”
  6月5日,枣庄海关关员来到银牛面业,对该企业出口的面条进行现场监管查检。经检验合格后,这批面条将在黄岛口岸装船发往欧洲。
  近些年来,枣庄海关充分发挥协调员机制,对涉粮企业开展专业政策指导。枣庄市越来越多的特色农产品和深加工食品走向国际市场,山亭区生产的曲奇饼干、黑芝麻零食首次漂洋过海出口荷兰。为保障企业产品快速通关,枣庄海关设立农产品、食品查检绿色通道,实施“7×24小时”预约查检放行模式,助力地方特色农食产品扩大出口。
  面条漂洋过海,离不开科技助力。今年初,银牛面业和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真菌毒素污染谷物综合处理技术集成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让面粉食用起来更安全。”祁路军说,多年来,依托天津科技大学建设的小麦精深加工研发中心,银牛面业开展了小麦精深加工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打造省内农产品领域重要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好面条既是加工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芒种时节,枣庄广袤的田野麦浪滚滚、金穗飘香,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6月3日,褚刚家庭农场开始收割小麦。“现在收割全程机械化,一天最多能收割200亩。”擦擦额头的汗水,褚刚说,“1000多亩小麦一周就能收割完成。”
  和普通农户不一样,褚刚的1000多亩小麦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播后镇压等技术。“如今,小麦丰收离不开科技!”褚刚说。去年小麦播种时候,褚刚特意腾出来55亩田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展小麦高产田创建实验,在品种筛选、植物营养、植物保护、农机农艺等方面进行探索。褚刚的儿子褚宏运是位90后,为了帮父亲种小麦,多年前他就学会了无人机操作,甚至还学会了收割机维修。
  今年,枣庄市小麦大面积收获已于6月初陆续展开,6月中旬将基本结束。三夏期间,全市预计有4.2万台农业机械投入田间作业,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7%以上、玉米机播率稳定在96 %以上、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