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军:下好慢病管理“先手棋”
■访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赵家军:下好慢病管理“先手棋”

2023-06-29 大众日报 17版
  □ 李志浩 李丽
  长年深耕糖尿病、甲状腺等慢性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赵家军,如今身兼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院长等职。但在一众头衔中,他最在意的还是“医生”。
  从医40载,赵家军始终聚焦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早诊早治工作。他说,最高兴的是看到自己这些年一直坚持的工作方向与中央近年提出的“健康中国2030”战略高度契合。
  “许多慢性病,单纯治疗是不够的,比如糖尿病如果仅降低血糖、高血压只降低血压,患者虽然能带病生存,但生活质量很低。”赵家军说,只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才能有效降低患病率,使更多的人健康长寿。
  近年来,慢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首要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义务让群众少花钱、让患者有更多的获得感。”为此,赵家军及其团队长年聚焦慢性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比如,肥胖会导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但是肥胖导致这些疾病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早期干预,学界一直缺乏系统研究。锁定“肥胖与脂代谢异常”的转化研究,赵家军带领团队数十年磨一剑,发现肥胖诱发的脂毒性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并由此建立早期精准干预体系。
  他和团队针对慢性病早期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有很多,正是这些“坐冷板凳”熬出来的成果,让他于2010年、2019年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研究一再证明,将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至为重要。
  “我们发现只要降低体重,各类慢性病的发病率就能降低。哪怕糖尿病也是可以逆转的。”赵家军说。近些年,他一直在科普宣传,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是目前最经济的防病治病方法。
  “先省饭钱、后省药钱,健康多活许多年”,是他近年在各类场合反复宣传的一句健康口诀。令人欣慰的是,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已逐渐成为国内医疗界共识。
  从医生到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再到大型三甲医院的院长,赵家军的工作内容变化很大。如今作为医院管理者,他既要考虑医院运行管理,也要下力气培养专业人才、管理人才,但专业在他心中分量始终很重。
  工作再忙,赵家军每周都坚持与内分泌团队和研究生研讨临床及基础研究课题。今年,由他牵头申报的“内分泌糖脂代谢与脑老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历经多年努力,他的团队已“枝繁叶茂”,目前多个子团队正针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性腺等内分泌常见病及疑难罕见病进行诊治攻坚。
  在赵家军的带领下,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的实力持续提升,2022年在全国名列第7位,在全国内分泌界影响力日增。而多年前他初任该科室主任时,科室在全国20名徘徊。
  “任院长以来,我更注重的是医院顶层设计,强调人尽其用、各司其职。”从2018年担任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至今,赵家军带领医院管理团队,聚焦国家医改要求及患者、职工所需所盼,不断推进医院事业改革发展,医院综合实力逐年攀升。
  谈及从医40年的工作,赵家军说自己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让慢性病防治端口前移,让群众少受疾病困扰;二是搞清楚慢性病的发病机理,破解疾病的诊治难关。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没有科学规律的饮食和运动,没有良好的心态,再优秀的医生,再好的医疗卫生体系也没用。”赵家军相信,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快速融入医疗卫生体系及患者日常生活,慢病管理有望更加精准、更为智能。(作者李志浩系新华社记者、李丽系大众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