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来了好帮手

瓜田来了好帮手

临沂市兰山区:乡村振兴合伙人为产业发展支招把脉
2023-08-03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纪伟
  本报通讯员 高静
  凌晨4点,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沙窝地”甜瓜种植基地已经热闹起来。种植户将刚刚采摘的甜瓜,按标准装进印有“方城瓜菜”的箱子里,由专车运送至临沂各大早市。
  方城镇位于兰山区北部,由于地势平坦,土壤呈砂质,适宜种植甜瓜,因此当地发展了特色甜瓜产业。“但由于以往各村甜瓜产业单打独斗,在大棚管理、品种更新、销路拓展等方面水平不高,旧有模式逐渐遇到了发展天花板。”方城镇四雁工作办公室主任相廷峰说。
  如何打破发展天花板,让好瓜卖出好价?方城镇的瓜田里,逐渐来了一批好帮手。
  恒韵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甜瓜产业抱团发展的成果。联合社由绿农瓜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彦春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16家成员社组成,涉及24个村、1097户种植户。“瓜农抱团瓜棚连片后,不仅采购农资能够降低成本,农业专家提供的先进管理手段也能大范围共享。”联合社理事长季相银说,利用联合社规模优势,可实现农资统一采购、技术统一指导、生产统一标准等“六统一”模式,进一步压减生产成本,整合人力、土地资源。
  农业专家也进村帮扶。去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玉斌等6名专家,在方城镇成立乡村振兴教授工作站,并根据瓜农生产需要提供专业指导。
  “方城镇的甜瓜产业基础比较好,但也存在着土地污染、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等问题。”王玉斌说,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就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引进高效生态农作物或经济作物,培育新的农业品牌。教授工作站指导方城镇注册了“沙窝地”牌甜瓜、“彦春”牌鲜乳、“朱雀坡”牌果品等10余个农产品商标,引导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3家,根据品牌标准指导种植、管理、采摘、筛选。
  在恒韵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微生物在地发酵系统”和“合作社管理SAAS系统”两大系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们一个负责生产技术,一个负责管理技术。这是教授工作站针对甜瓜产业品种老化、土壤酸化、管理松散等问题给出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原来农户自己管理瓜棚,就算有合作社指导,也存在病虫害预测治理不及时等问题。如今有了智慧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观测各地块农作物生长情况,通过信息共享,统筹调配联合社内部生产资料交换,减少运输交易成本。”季相银说,“在地发酵系统”将回收的成员社农业废弃物制成微生物菌肥,与奶牛场养殖粪污结合生成有机肥。不仅节约生产农资成本10多万元,每年养殖合作社还可节约粪污处理费15万元。
  农户选择加入联合社,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联合社背后有方城镇商会的资源支持。在销售环节上,方城镇商会发动工商企业为甜瓜拓宽销路,通过农企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提高产品溢价,平均为每个村集体增收2万元,每户社员增收3000元。
  合作社抓管理,教授工作站提水平,商会企业拓销路,产学研在田间地头牵手,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方城镇开启了“农户+合作社+食品加工公司+运营公司+就业群体”的合伙发展模式。“2022年联合社实现销售收入5800万元,净利润400多万元,成员社社均增收26万元,比去年增长10%。”季相银说。
  近年来,兰山区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工作模式,依托临沂市乡村振兴合伙人信息平台,招引农业专家进村帮扶,同时发挥镇级联合社和镇级商会主体作用,促进工商企业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融合产业发展、聚合产业链条,实现以工带农、以城带乡、以商促农。截至目前,兰山区共梳理乡村振兴合伙人重点推进项目31个,15个已建成投产,受益群众2.72万人,为项目所在的村集体平均增收14.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