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济南大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2023-09-14 大众日报 09版

  □ 本报通讯员 刘珂珂 史国普
  前不久,济南大学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冯鹏、陈全润、焦文静、李文龙,一举获得“强国杯”技术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创新与应用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我校与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这次大赛中展现出了扎实的技能基础、良好的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我们聚焦高层次人才需求,以产教融合为路径,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人才力量。”济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兵说。
  济南大学“十四五”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实施开放融合协同育人工程,强化培养原始创新能力导向。该校立足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扎实理论基础和鲜明专业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人才、高层次工程化人才,从导师队伍、培养工作、管理工作等出发,研究制定《济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切实推进校企(所)联合、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探索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机制。
  健全培养目标协同机制。该校对接山东省“八大战略布局”和“十强产业”需求,与行业企业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对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分段式培养,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健全导师队伍协同机制。该校深入实施“双导师”指导制度,从校内外遴选优质师资力量,邀请高水平科研专家,强化联合培养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常态化指导制度,加强校外兼职导师、校外合作导师、校内导师的选聘管理。开展导师常态化分类培训,提升导师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和严格学术管理的能力。
  健全教育资源协同机制。该校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完善“实践导向”的教学科研体系建设,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吸引行业、企业优质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引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等开展实践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快速有效衔接。
  健全联培管理协同机制。该校积极协调联培单位和各学院,从研究生管理、培养、导师队伍建设等多方位搭建人才培养对接平台,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保障,对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协同管理。强化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经常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商讨联合培养研究生相关事项,畅通沟通渠道,促进双向交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建立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机制。该校以产业链为先导,整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重大、重点科研课题任务,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沿性科学研究,实现“产业-教学-研发-转化-实践”的贯通式培养。围绕联合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统筹指导方式和评价取向,积极探索“应用定位”的联合培养研究生评价制度。
  近年来,该校陆续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7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构建科教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协同培育299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了丰硕成果。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强化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联合培养研究生规模结构,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招生计划配置,推进硕博贯通培养,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加强兼职导师和校外合作导师选聘管理,以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山东省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