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信集团助力实体经济畅通运行
盘活问题资产 提升资产价值

鲁信集团助力实体经济畅通运行

2023-10-11 大众日报 13版

  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本报记者 王新蕾
  本报通讯员 岳晓光
  “刚得知企业破产时,大家心里都很慌,没想到破产之后,还能通过重整的方式重新发展起来。”伊莱特(济宁)高端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常乐说。企业重整后,首年度即实现扭亏为盈,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加快进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项目达产后,预计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近年来,鲁信集团旗下的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金融资产”)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依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过3600亿元,处置不良资产超过2100亿元,助推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推动企业重整
畅通经济体系循环运行

  受经济转型调整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企业破产案例有所增多,由于涉及人员安置等社会问题,如何推动区域骨干企业破产重整同时避免引发阵痛,已成为困扰区域经济循环运行的梗阻。
  山东金融资产通过收购不良资产介入问题企业重整,依托专业优势梳理债权债务关系,借助司法重整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引入产业投资人主导经营管理,推动问题企业再造重生,疏通区域经济金融体系运行。
  齐鲁特钢曾是国内知名的集特种钢炼制、锻造生产和机加工为一体的大型特钢企业,拥有高端军工产品生产资质和稳定的客户基础,2016年以来,受困于债务压力影响,被迫停产停工。
  山东金融资产积极参与企业重整,深入实地把脉问诊企业病症,协同地方政府共同商讨“对症下药”,制订破产重整方案系统解决一揽子问题,通过收购齐鲁特钢关联不良债权8亿元成为其最大债权人,保障破产重整方案顺利表决通过,帮助企业摆脱历史债务包袱,为重整投资人介入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山东金融资产通过集团内部业务协同,引入产业结构与齐鲁特钢互补适配的机电设备生产商伊莱特参与重整,疏通理顺产业链条,实现复工复产。后续,伊莱特又投入3亿元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企业产品由原来的以棒材为主营产品,拓展到新能源设备锻件等高附加值产品,并购置环保级脱硝设备保障绿色环保生产。这一系列专业化操作,盘活原有土地1051亩、厂房26万平方米,释放炼钢产能45万吨,让500余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
救助烂尾楼盘
以实际行动助推“保交楼”

  近日,山东金融资产参与重整盘活的青岛财富Q1项目已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建成后将作为青岛涉外法务中心驻地投入运营,定位为立足青岛、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法律服务业聚集区。
  在2013年封顶时,该项目以241.85米的高度成为当时“青岛第一高楼”,却因开发商面临大规模债务违约导致资金链断裂,被迫于2017年停工。
  为防止项目关联金融风险进一步传播扩散,山东金融资产联合地方政府对接项目债权人,密切沟通掌握核心诉求,结合市场形势统筹规划设计重整盘活方案,通过推动项目复工、交付运营、提升价值来解决历史债务问题。
  近年来,山东金融资产依托不良资产收购积极介入烂尾楼盘救助,对关联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梳理剖析,分类施策破解核心症结,灵活运用债务重组、司法重整摆脱债务负担,引进专业运营商盘活问题资产,以实际行动助力“保交楼”工作开展,通过提升资产价值化解经济社会问题矛盾。
探索“重整式清算”
促进低效用地价值提升

  近年来,为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实施,山东省内多个城市出台城市更新用地专项支持政策,加快淘汰腾退落后产能。凭借深耕省内市场所积累下来的资源和经验,山东金融资产积极寻求业务切入点。
  为协助地方政府破解“僵尸企业”出清难题,有效盘活闲置用地,山东金融资产联合青岛市城阳区政府针对喜盈门集团探索实施“重整式清算”。
  面对破产主体严重资不抵债、存量资产难以处置变现的困局,山东金融资产统筹规划设计盘活存量土地资产解决债务问题的应对思路,通过协助清偿超过20亿元债务、解除600余亩土地资产关联债权保全措施等手段,推动工业用地收储调规变性并重新挂牌转让变现;后期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专业开发机构开发运营,将闲置用地改造成为产城融合新载体,赋能再造盘活存量低效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