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艳
为响应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召,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中提出的跨学科理念,桓台县城南学校在实践中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整合资源确定黄河文化主题,构建“1+N+N”跨学科学习模式,创新使用思维导图制作任务单,清晰呈现任务流程和目标,凸显活动内在关联,活动沿问题链条展开,让学生在跨学科活动中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内涵,汲取黄河文化精髓,从而实现文化育人目标。
选取黄河文化主题 创新素养培育方法
主题符合时代。主题追踪时代热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教育要唤醒学生保护黄河的责任心并付诸行动,为此我们确定黄河行、黄河情、黄河魂3个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
方法适合主题。根据主题承载的教育目标和跨学科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形式积极参与跨学科活动(如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实验探究、体验与模拟、课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中,不仅有体验,还有设计、参与、调研、展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获得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养成个性化学习习惯。
问题导向素养。跨学科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跨学科问题作为任务驱动,问题链体现知识逻辑,符合认知规律,利用问题链条牵引学生层层深入进行探究学习,在利用跨学科知识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探究黄河文化奥秘 构建多样活动模式
梳理教材中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点,结合学校课程设置,根据知识的内在关联和学习方式进行融合,确定“1”个黄河文化主题;主题下设“N”个跨学科活动;通过认知逻辑线索和知识脉络将“N”门学科互相融合,解决在认识黄河文化中的实际问题,构建“1+N+N”灵活多样的活动模式。具体实施中强调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确定主题明确目标。一是黄河行主题。从地理、现代科技看黄河的生态防治,在跨学科活动中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智慧,体验科学技术的力量,以生态发展观利用大自然造福于民。利用知识间的逻辑,引导学生跳出课本、走出教室,行走在黄河流域,行走在科技治理黄河、生态发展黄河的蓝图里,培养学生保护黄河的责任感,故主题命名为“黄河行”。该主题采用项目式学习形式,旨在解决为何要治理黄河、如何治理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净化黄河水,体验制作黄河大坝模型和净水器,通过调查访谈发现黄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深度参与黄河防治,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二是黄河情主题。诗词散文、书法绘画、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歌曲演唱、戏剧表演、非遗作品,都能抒发对黄河的热爱和情感,故提炼出主题“黄河情”。以课文《黄河颂》为主体,赏析美术作品《黄河颂》,配乐为《保卫黄河》,多层次体会革命先烈不屈的黄河精神,将课堂延伸到军训中,学生自主策划大合唱《保卫黄河》作为汇报演出,增强学生爱国热情;以舞蹈为主体,背景为介绍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学生身着青花瓷服装,手持青花体瓷瓶,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享誉世界的淄博陶瓷文化;师生自编自导校园剧《传承》,以五音戏优美动听的唱腔,号召年轻一代关注艺术传承;学生绘黄河美景、写黄河诗词,自主筹办黄河文化书画展,现场解读诗情画意,激发学生积极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第二,设计驱动呈现任务。一是设置跨学科探究任务单是核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真实情景下的跨学科任务,既能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的习惯,又能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在活动前整合跨学科资源供学生使用参考,在任务中给学生及时必要的指导,但不要越位指挥。任务中用评价量表指导学生学会参与活动,激励创新成果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每个学生都能在成果展示中得到发展,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初步完善了多元评价体系。二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层次性呈现任务。思维导图能立体清晰呈现知识脉络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关系,将任务内容、要求、目标、评价,问题链驱动,做成思维导图,流程清晰,便于操作,符合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如:学生从了解黄河流经地入手,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不均衡,着手解决调节水量。走进小浪底水利工程,从地理角度研究工程选址,从物理角度研究大坝上窄下宽的形状、船闸使用原理。
撷取黄河文化精髓 实现多维育人目标
“红色经典读黄河”,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领略到黄河流域自然、人文、精神面貌,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翻阅中华民族奋斗史的光辉篇章,实现红色教育的育人目标。“讲好故事知黄河”,学生了解故事背景、涉及黄河地域风情,实现对历史、地理、政治的跨学科学习,切实提升学科素养。“探访名人研黄河”,在徒步研学王渔洋纪念馆活动中,融入四世宫保的建筑智慧、廉洁自律的渔洋家风,磨炼学生意志,强化团结意识,撷取黄河文化精髓,实现多维育人目标。
把学生置身于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中,增强文化自信。把学生引入跨学科活动中,使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大大增强。眼中有光、手握技能、心系社会才是新时代中学生应有的样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育人方针路线,扎实践行新课标,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文系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专项课题《黄河文化融合初中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22HHZX257,作者单位:桓台县城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