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门神》《文门神》
视频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龙年顺水运。大运河是跃动的经济脉搏,流动的文化见证者,推动了年画的发展与繁荣。明清时期,运河两岸年画市场蓬勃发展,“船舶往来,商旅辐辏”。五彩斑斓的年画,也“乘”上船只,将祝福送到运河两岸的每个角落。
山东博物馆新年第一展“沿着运河看年画”,汇聚了江苏、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140余件年画代表作品,再现了运河两岸流动的“生活图景”。
“水路即戏路”,大运河对沿岸戏曲活动发挥着吸纳、聚集与传播作用,促进了清代戏曲活动的繁荣与流行。传统年画中出现了大量以戏曲剧目为题材的作品,因一个独立剧目叫“出”,故称“戏出年画”。清道光(1821-1850)以降,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涌现出大量戏出画样,戏出年画在各地广为流行并形成发展高峰。
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苏州桃花坞戏出年画《金山寺》,取材于白蛇传故事,画面是个完整的戏台,台口两柱悬挂明角串灯,下面各立一牌,分别写着“特请京都新到清客串”“本园今日准演金山寺”,如实描绘了当时京都名角南下献艺的史实以及旧日戏园建筑和舞台格局的面貌,反映了清同治(1861-1875)以后,京班南下,受到上海、苏州等南方观众欢迎的演出景象。
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山东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馆员孙芳介绍,民间画师多为戏迷,经常会亲临现场观戏描摹创作。寻常百姓张贴家中,睹其形如闻其声,足不出户便可时时欣赏戏曲之精妙。在以农耕为主的传统生活中,学堂教育并不普及,家中长辈通过为幼儿讲画说戏,也可达到启蒙教化、传播知识的效果。“过大年,看大戏”。戏出年画是戏曲与年画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在带给人们艺术享受的同时,更可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
年画里也藏着“新事物”。现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清版后印年画《苏州铁路火轮车公司开往吴淞》,图绘火车站、正在行驶的火车、乘坐马车的妇女和乘坐人力车的妇女及行人。洋伞、礼帽、洋巡抚、钟表等都是当时生活中的新事物。民国时期年画《上海新造铁路》,则反映了上海至江湾段火车通车后的景象。
整场展览中,备受瞩目的当数明代的《文门神》《武门神》(孔子博物馆藏)。孔府作为高门大户,专设一个“门神户”,负责制作、张贴、收藏年画。这个岗位世代沿袭,孔府拨给他们十亩地,自种自吃,维持生计。每年需要贴门神时,孔府还会贴补给“门神户”一定的费用。“门神户”自明代设立,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
明清两代,山东运河两岸年画市场在竞争与交流中不断发展,在清中后期发展至鼎盛。东昌府、张秋镇独特的“刻印分家”生产习俗,源于宋元雕版印刷技术自东京开封府而平阳而堂邑“技随人走”的一脉承续流转过程。山东运河两岸年画产地众多,多以农民为创作主体,表现日常生活和质朴情感,齐鲁地域特色鲜明。
聊城隆兴寺、清孝街一带,毗邻运河,商店鳞次栉比,不仅商业繁荣,亦为年画之集散地。每到年关,聊城周围约20个村庄的画店均来此赁屋设摊、出售年画。清末,设在清孝街上的画店有10多家,腊月初挂牌子卖画。春节一过,画店退掉铺面,人员返回原籍务农。年画销往鲁西南近20个县以及山西、河南、河北、东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