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张老师收起了老教具

新学期,张老师收起了老教具

2024-09-03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王思晴
  本报通讯员 张圣虎
  新学期伊始,在不少老师忙着添置新教具的时候,临沂市旅游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师张继富却收起了一个装满教具的“百宝箱”,里面是陪伴了他二十余年教学生涯的各式几何体。
  “我们从去年开始引进VR(虚拟现实技术)教学设备,各种复杂的几何体都能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动动手指就可以环绕观察几何体的每个角度,传统教具基本用不到了。”张继富说,机械制图课需要学会画几何体的平面视图,还需要通过平面视图想象出立体结构并复原出轴测图,对于一些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用以前的教学模式上课,老师讲得费力,学生理解起来也吃力。”作为一名从临沂市旅游学校毕业深造后又返校教书的机械制图课教师,吴永振对于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变化颇有感触,“就拿通过几何体画剖视图来讲,现在从VR光能黑板上,我们可以从任意角度切开这个几何体,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剖面;而用传统教具,很难观察到几何体内部的情况,除非真把几何体切开。”
  在吴永振的求学过程中,除了张继富老师做的各类几何体模型,老校区土操场的黄泥也是重要“教具”。
  “哪里想不通了,就去操场上挖黄泥做成各类模型来观察,课程结束后,抽屉里都是黄泥模型。现在有了VR设备,学生不用再挖黄泥了,哪里不明白,自己在屏幕上切一下剖面就清楚了。”吴永振说,引入VR设备后,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教学效果也随之提升,在随堂测试中,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从原来的五成提高到了八成左右。
  教具“革命”背后,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求新求变。“目前,我们学校机械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都用上了VR教学,希望能通过这些改变,让学生不管在升学还是就业方面都能有一定的优势,更好适应社会发展。”临沂市旅游学校党委书记苗传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