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秀萍通讯员张超报道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确定重点建设的15个港口之一,山东港口烟台港充分发挥东临日韩、西靠欧亚大陆的位置优势,深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利用“海运+铁路”的低成本、大运量及绿色优势,成功开拓名爵车辆出口,并打通“烟台-大连”双向物流通道,扩展“烟台-中亚”的海铁联运业务,实现日韩过境商品车一站式中转,构建海陆联动的商品车物流网络。
◆11月30日,2024海上丝绸之路城市影响力市长交流大会在浙江温州举行,大会发布“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综合影响力指数报告(2024)——中国城市篇”,揭晓“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年度榜单(2024)”,烟台市首次入围年度十大影响力城市榜单,并作为唯一的国内城市进行案例分享,为沿线城市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对标研究、模式互鉴和实践案例。
□ 本报记者 杨秀萍
本报通讯员 范又文
“海丝”城市,何以烟台?作为重要沿海城市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烟台,又如何做到古今交融、宜古宜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海丝”路上的
烟台“基因谱” 说起“海丝”城市,首先要从烟台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说起。
烟台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渊源颇深,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认同积淀。这里是中国最早植柞养蚕的地区之一,早在西周时期丝织业就有一定的规模,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准备了充足的货源。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凭借强大的国力,与海外诸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烟台的芝罘等港口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口岸,已经开辟了到日本的海上贸易航路。
到了秦朝,秦始皇派遣出自齐地的著名方士徐福东渡日本,有学者认为徐福是“中国丝绸的传播者和开拓‘东海丝路’的先驱”。唐朝在烟台地区置登州,登州港与明州、广州、泉州齐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港口。
2009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将蓬莱和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一起,纳入“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计划,后来增加北海、漳州等,一共九座城市。至此,烟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
“古代烟台为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源,这些文化沉积至今仍发挥着积极影响。”烟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入新时代,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重新起航。2015年,烟台正式入选“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烟台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出台《烟台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在2024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年度榜单里,烟台的影响力关键词是“山海间编织绿色胜境”。从昔日“中国南北方海上经济大动脉的中转站”到如今山海间的生态人文画卷,烟台,以全新的名片再度闪耀。
让“海丝文化”
乘风远航 在博物馆聆听文物的“前世今生”,来一场“海丝”古港穿越之旅……走进蓬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浓浓的“海丝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蓬莱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面朝小海而建,这里是目前我国陈列古船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陈列有外国古船的博物馆。
记者看到,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淤泥和海水的侵蚀,博物馆内的多数古船已经破败不堪。即使是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战船,也仅剩龙骨、前桅座、6道舱壁和11列外板。“虽然这些古船已经很难展现当年的雄姿,不过它们却极具研究价值。”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丝文化遗产”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最具特色与吸引力的金名片。近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编制《蓬莱水城及蓬莱阁保护规划》,推动北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海丝遗产点环境整治、展示提升、监测管理等领域工作,文物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还大力推动海丝文化交流互鉴,举办登州港与中韩交流、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挖掘整理八仙、妈祖等文化脉络,海丝文化价值的公众认知程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此外,还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并积极发挥作用,推动申遗工作走深走实。”烟台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
挖掘海丝文化,见证城市繁荣。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烟台市坚持古今交融、宜古宜今原则,不断奏响新时代文化最强音,特别是今年以来日出演唱会、中国电影导演之夜、红酒海岸艺术展演系列活动出圈出彩,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海为媒
放大开放优势 千年丝路,跨越古今。见证了世界的相遇交融,同样见证了烟台互联互通的不懈追求。
“海丝文化挖掘、遗产保护、对外合作交流,改变了烟台城市发展格局,包括拓展绿色石化、高端装备、清洁能源等产业,通过举办海丝文旅活动等,招引高层次人才加入。”会上,烟台作为唯一的国内城市进行案例分享,为沿线城市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对标研究、模式互鉴和实践案例。
时间拨回到10年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中,对15个沿海城市港口建设赋予了“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和主力军的任务,烟台赫然在列。如今,烟台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均有贸易往来,其探索的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搭建研发创新平台等六种模式,表现出强大活力。
提起“一带一路”,还不得不说烟台港,因为这里不仅是海上丝路以及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一环,也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站。
今年以来,围绕落实构建“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战略决断,烟台港加快布局全球班轮航线,陆续开通“烟台—巴西”“蓬莱—圭亚那”“龙口—开曼群岛”“蓬莱—厄瓜多尔”等件杂货国际航线,搭建起中国高性能工程机械和基建装备企业走出国门的“高速路”。
驼铃阵阵声未远,海上丝路谱新篇。眼下,海丝文化挖掘、遗产保护、对外合作交流,正日益改变着烟台城市发展格局,一个更加自信开放的烟台正大步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