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水牛韩节制闸
位山灌区自动平移式喷灌机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回眸2024,山东水利工作再次交出亮眼答卷。
突破!现代水网建设接续发力,完成投资748亿元,投资规模和强度均创历史新高。
攻坚!防汛抗旱挺膺担当,有效应对6月局地旱情和汛期15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实现“大旱之年无旱象,大汛之年无大灾”。
创新!水利改革锐意进取,在全国创新出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保险和水利工程建设省级财政贷款贴息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水网运行调度管理体制改革,“智水齐鲁”平台进入试运行……
过去一年,山东水利工作锚定“四水统筹”总体目标,开拓进取、创新突破,推动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生态保护成效、水经济发展后劲、水民生改善成果明显提升,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刚刚落幕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对8个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表扬,我省8项工作均榜上有名,成为全国唯一“大满贯”省份。
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跃升 冬日的东平湖静谧秀丽,如同齐鲁大地的一颗明珠。作为确保黄河下游安澜的“重中之重”,2024年8月,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工程全面开工,12月10日完成通水通航投入使用阶段验收,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通水投运。
这是山东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生动缩影。过去一年,全省扎实推进11条骨干河道综合治理,治理中小河流651公里,实施125座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骨干河道重点河段防洪标准普遍提升到50年一遇。
日趋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迎战历史罕见汛情。6月持续高温少雨,全省农作物受旱和农田缺墒面积一度达1200余万亩;7月旱涝急转,全省平均降水量列1916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位,4个市、27个县(市、区)、25个国家基本雨量站平均降水量均突破历史极值……
2024年我省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旱涝急转趋势和极端性特征尤为突出。降雨量级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覆盖范围之广、致灾风险之高,历史罕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汛期前调整优化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先后启动防汛应急响应6次、发出洪水预报预警58期、山洪预警25期,发出预警信息124万条,及时转移避险群众2.2万人次,有效应对了6月份局地旱情和7月份以来15轮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确保了全省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死亡,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水生态保护成效日益凸显 行走在淄博市孝妇河沿岸,只见滨水绿道风景如画。这条曾被当地人称作“臭水沟”的河流,近年来实现蝶变:骑行公园里,骑小轮车的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河边的阳光沙滩,成功举办多场音乐节;震旦鸦雀、白腹鹞、黑翅鸢等137种珍稀动植物栖息孝妇河流域……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是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筑牢水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2024年9月,省委、省政府在淄博高规格召开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现场会,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河湖治理保护。
如今的齐鲁大地,9711条河流、5524座水库全部被纳入河湖长制管理,建立起7.1万人的五级河湖长体系,河湖长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众多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水利部门充分发挥河长办牵头抓总作用,统筹推进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清四乱”规范化常态化,累计打造省级美丽幸福河湖670多条(段)、长度8200多公里,基本实现县域全覆盖。潍坊市浞河、淄博市范阳河、日照市袁公河入选2024年全国幸福河湖名单。
河湖蝶变,带来绿色发展。2024年,我省还高标准启动小清河生态廊道建设,229公里小清河将打造成为集水系湿地、休闲游憩、水陆交通、文化传承等多要素、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实施大运河等重点河湖湿地生态补水9.08亿立方米,大汶河连续3年不断流,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德州、滨州、东营、泰安等4市完成黄河水资源超载治理,全省地下水取水量占比降至31.8%,平原区地下水位稳步上升。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如今,我省水土保持条例颁布实施已满10周年,通过持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依法推进人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宣传,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不断增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有效落实,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其中,2024年全省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93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86.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
水经济发展后劲更加坚实 一泓清水,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作为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地处黄河下游的山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缺水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制约。
缺水大省如何发展水经济?山东坚持将“节水优先”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四水四定”原则,深入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用水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2024年,在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山东第9次获得优秀等次。同时,积极推进水权交易和非常规水利用,交易水量和非常规水利用规模分别达到2.59亿立方米、18.43亿立方米,均居全国首位。
在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各级政府代表齐聚济南,共商节水事业蓝图,山东节水成效获得业内一致认可,多领域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目前,我省正大力发展节水产业,累计实施合同节水项目140个,遴选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17家,发布第一批节水产业重点企业73家,全省节水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以上。
如今,水经济正在齐鲁大地蓬勃发展。协同发展内河航运,京杭运河山东段黄河以南基本达到二级航道通航标准,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全线复航。协同发展文化旅游,打造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239个,2个河湖类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涉水旅游成为旅游产业重要增长极。协同发展绿色产业,审批地热取水许可537件,全省抽水蓄能在运装机达到400万千瓦。协同建设水美乡村,扎实开展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探索河湖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完成淮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在全国首创效益河湖评价办法,打造效益河湖样板案例25个,沿线群众满意度达到97%以上。
水民生改善成果提质创优 新年伊始,位于青岛的官路水库工程建设现场,500余名工人和300台套设备紧张施工,大坝填筑碾压设备集中封面,交通桥搭建暖棚保温施工,倒虹吸打桩施工如火如荼。这座正在建设的省内近年来兴利库容最大的水库工程,正不断刷新建设速度。
2024年是山东高质量建设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的关键一年,各地提速加码,积厚成势。全省完成水利投资748亿元,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投资规模和强度创历史新高。老岚水库蓄水试运行,青岛官路水库、临沂双堠水库等10项重大工程、52项重点引调水工程、1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工程全面提速,10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治理中小河流长度651公里,省级水网长度突破7100公里、输水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同时,深入实施“水网+”行动,水网综合效益和“沿着水网看山东”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我省在全国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中连续第4年获得最高A级等次,在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绩效评价中连续第3年获得优秀等次。
农村供水关系千家万户,既是解民忧、纾民困的民心工程,也是促振兴、谋发展的民生工程。过去一年,我省深入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全省完成农村供水保障投资168亿元,连续第2年居全国首位,累计铺设主管网9765公里,改造提升村内管网8287处,销号未通自来水村1931个,农村规模化供水率提升到95%,平原区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
“全天24小时都有水,干净得很,还回甜。”“现在和城里人一样,也用上了自来水。”“管网改造好了,俺这些用水户心里可踏实了。”在农家小院,老百姓的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灌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战场”,更是一头连着国家大计,一头连着百姓生计。过去一年,我省以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为己任,围绕保障粮食稳产高产,改造提升57处大中型灌区,实施19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现沿黄9市试点全覆盖,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497,居沿黄九省区第1位。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突破、一项项荣誉,定格了山东水利意义非凡又不寻常的2024年。在治水兴水“大考”中,山东水利系统接续奋斗、砥砺奋进,奏响了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志在江河逐梦,身当风雨兼程。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新征程上,省水利厅将锚定“四水统筹”总体目标,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纵深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聚力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努力开创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漳卫新河德州城区段
官路水库现场正在紧张进行围坝填筑碾压施工
齐河县大清河水利风景区
数字孪生胶东调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