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入局结局未必“你死我活”
【延伸阅读】

“鲶鱼”入局结局未必“你死我活”

2025-04-24 大众日报 03版
  □ 本报记者 都亚男
  外卖大战如火如荼,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做外卖并没有那么简单。
  事实上,入局外卖的互联网公司,京东不是第一家。此前,滴滴、字节跳动都曾试水,然而,最终格局仍是美团和饿了么占据98%的市场。
  “核心原因就是,外卖业务已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骑手、商户、消费者是这一生态的三大重要因素。”餐饮行业分析师、餐宝典研究院院长汪洪栋说。
  汪洪栋认为,对京东来说,难度最大的环节在消费者,“未来京东需要重点解决的难点,其实是用户习惯问题。因为消费者已经习惯去美团、饿了么点外卖,京东要给消费者一个改变消费习惯的理由。改变消费者习惯,势必是以补贴形式,这注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落到最后,还是‘价格战’。要打赢这场外卖战,还是看谁投入资金更多,能熬得住前期投入。”
  相比昔日的外卖“新玩家”,京东有一个进军外卖市场的基础优势:整合达达集团后,京东秒送已拥有约130万名活跃骑手,覆盖全国2300余县市区。从京东近期多则消息来看,京东外卖进展“神速”也得益于配送这一基础优势。
  骑手,正是外卖业务最为核心的一道“护城河”,而这也是此番京东与美团隔空激烈交火的重要原因。
  4月21日在和外卖骑手的聚餐中,刘强东表示,希望京东未来全职外卖员能超过100万人。“二选一”风波之后,刘强东的“百万骑手梦”能否照进现实?
  “不能把京东做外卖单纯看成做外卖,其实是以外卖作为切入点,完善即时配送体系,京东的目标是‘万物零售’。从这个概念来讲,我觉得京东有机会在即时零售版图里‘再造一个京东’,因此百万骑手也是有机会的。”汪洪栋分析道。
  入局外卖,带给京东的将是一支本地化即时配送团队,这无疑是其开拓即时零售的最佳切入点。
  “对于美团来说,即时的本地服务团队是优势,需要的是扩充品类。对于京东来说,丰富的电商品类是优势,需要的是构建本地化业务系统。”汪洪栋说。
  4月15日,京东宣布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全部接入秒送,涵盖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药品等几乎所有品类,平均送达时间少于30分钟。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被热议为“血雨腥风”的外卖大战,也未必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原本的故事中,“鲶鱼”入局的那个“水桶”里,“沙丁鱼”也活得更好了,不是吗?最终局面是否双赢也未可知。
  汪洪栋认为,咖啡赛道的瑞幸和库迪,是“鲶鱼”效应最好的案例。“库迪尝到了甜头,但最大的赢家还是瑞幸。库迪的出现,倒逼瑞幸加快了扩张的步伐,门店从几千家到快速扩张至现在2万多家。所以说,‘鲶鱼’的出现,并不一定是零和博弈。”
  “京东是一条外来的‘鲶鱼’,让当前的外卖市场改正一些原来错误,促进解决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或骑手社保问题,对行业而言,这也是很大的贡献。”汪洪栋说。
  目前而言,外卖战事终局未到,即时零售风口已至。攻守之间,谁输谁赢?疑问掷向市场没有回声,仍待时间来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