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大众日报记者 贺莹莹
2020-12-16 17:31:1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感谢常老师的视频,我们一家人‘宅’在家也能学咱八极拳!”常庆祝是八极拳第七代传承人,今年年初疫情防控初期,常庆祝在家录制了八极拳练习视频并上传到网络,深受网友欢迎。
八极拳是中国十大拳种之一。八极拳的创始人是一代宗师吴钟,而《八极拳三字经》的开篇句“八极拳,吴钟传,枪中王,庆云县”,就印证了吴钟是山东省庆云县人。
创立至今,八极拳已经传承了二百余载,传人历至十四代,并形成众多支派。从稚嫩孩童到耄耋老人,在庆云县,老百姓世代守护八极拳,长保习武之风。
八极纷纭归于吴钟
吴钟,字弘声,回族。雍正十年(1732年)二月初三生于海丰县后庄科村,即现在的庆云县严务乡后庄科村。吴钟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自幼读书习武,有过目不忘之特长。
吴钟采众家之长,创立了“内存八意”“外俱八形”“劲发八面”集健身与技击于一体的独门八极拳。此后,吴钟走南闯北,寻友切磋,时有“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之说。途中,结识武林有名的大侠康大力、李章、刘三闪,四人成为生死之交,后来就有了“吴钟的枪、康大力的棍、刘三闪的架子天下趟,贴身靠打数李章”一说。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将所学武术总结传播,族中曾孙、清朝太学士吴涝奉吴钟之命开始撰写第一部八极拳谱《武术》,正式定名为“八极拳”,标志着八极拳的正式创立。
吴钟创立的八极拳,以意领气,以气摧力,动如崩弓,发似炸雷。吴钟的八极拳散打很讲究肘法,故有“八极拳法肘最长”之说。除了通常门派都能见到的“拳打脚踢”外,还重视“崩撼突击”和“贴身近发”,重视近身短打,迅猛流畅,是一种健身、技击、竞技兼备的武术功夫。清乾隆帝曾写下“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诗句,对八极拳高度赞扬。
抢救挖掘八极拳文化
12月14日,沿着漳卫新河一路向东,记者来到了庆云县严务乡后庄科村,吴钟故里“仰钟园”便位于此,吴钟后裔吴金光今年已经79岁,守护这片墓地长达47年,每当有参观者前来,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介绍着。“你们看,这《吴氏家谱》记录了吴钟始祖吴师孟迁居庆云始末,是吴钟生于庆云县后庄科村的有力佐证。”据吴金光介绍,仰钟园揭碑后,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的八极拳爱好者多次组织来庆云寻根问祖。
走进仰钟园,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六合枪声闻六合,下联:八极拳名震八极。园内有吴氏祖坟、八极拳祖师吴钟墓、八极拳二世祖吴蓉墓,均立有墓碑。
2008年起,庆云县组织专家团队寻访八极拳习练者,联系八极拳成就卓著人士的后人,走访吴钟老家,向在世老人询问吴钟生活的故事,搜寻遗迹遗物。成立吴钟八极拳研究会、八极拳文化交流中心,组织八极拳名家整理相关拳谱、照片、族谱、用具等,尽最大努力建立信息档案,全面系统研究八极拳文化,保护吴钟八极拳品牌,并设立专门引导基金,建设吴钟八极拳博物馆,定期组织全国各地八极拳习练者、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召开八极拳研讨会。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八极拳列入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吴钟八极拳列入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单。2017年12月,庆云县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八极拳之乡,八极拳得到全面保护和传承。
紧邻庆云县金山寺所建设的吴钟八极拳博物馆,就是近几年抢救挖掘八极拳文化的成果之一。2019年8月28日,吴钟八极拳博物馆在庆云举行开馆仪式。馆内矗立着一座八极拳宗师吴钟的全身立像,收藏了大量八极拳的影像、拳谱、用具等文物资料和实物资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八极拳的历史渊源、传承支脉等进行了详细梳理,让八极拳爱好者系统全面地认识八极拳、了解八极拳,推动八极拳走向大众、走向世界。
时代传承中焕新生
弓步推掌、双分掌、通天炮……12月14日上午,在庆云云天中学内的庆云校园八极拳指导中心,记者看到了正在指导学生练习八极拳小架的宗学习。宗学习是八极拳第十代传人,庆云县尚堂镇东宗村人,自小酷爱武术,7岁时跟随八极拳名师吕福领在天津学习八极拳,后边打工边寻访名师学习功法技艺,至今已坚持40年,缘于对八极拳的热爱,他在不惑之年回归家乡办起了武校,最多时有200余名学生,致力于弘扬八极拳文化精髓,凭自身所学编制了《八极拳初级功法》,用于八极拳的推广、普及。近五年来,他一直倾心尽力在学校中传扬八极拳。
“平时这个学校里一万余名学生都会来我这里学习八极拳,刚刚这些上课的学生是一个月前从70个班级中挑选出来的,每天两节课着重培养,将来练习好可代表县里去表演比赛。”宗学习介绍道。武学精华,贵在传扬,可以明显感受到,随着八极拳的推广,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宗学习的徒弟也走入校园,致力于八极拳传承。
庆云县金书小学是第一个将八极拳带入校园的学校,去年学校学生还代表庆云县前往山东省文博会表演八极拳,如今把八极拳已经编印成教材,列为庆云县学校体育教学的常规课程。
目前,庆云县已有近80所学校开设了八极拳课程,多数中小学生都接受了八极拳教育;同时,以八极拳为主要项目的武馆已有四十余处。据统计,全县共有9万余人习练传承八极拳,占县域人口的27.3%。庆云,成为八极拳传承的重要基地。
经过几代八极拳人的发扬光大,八极拳逐步从庆云传播到世界各地,吸引了近60万人参与练习。目前,全省十六市均有大量的八极拳门弟子参与学习和传承。同时,在河北省南皮县、盐山县及孟村回族自治县等地,八极拳同样名声大噪,拥有十几万热衷者。全国多个省市以及港澳台地区都盛行八极拳,甚至在日本、韩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也不难觅到八极拳的踪影。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马俊良 王凡存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