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往前线的家书》出版,听听那些奔赴前线的“逆行者”们怎么说

大众日报记者 李丽 刘芝杰

2020-11-13 19:00:3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是一位哈佛归鲁博士后医生的父亲写给前线儿子的信。“后悔没有学医,要不然就可以跟你一起去”,这是一位丈夫写给前线的妻子的信。“谢谢你的理解,待归来与你共战高考”,这是一名妈妈写给儿子的信。可以说,每一封家书背后都是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充满着爱与责任的故事。

11月13日,由大众日报主办的《发往前线的家书》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现场,来自援鄂医疗队的5位同志作为家书“主角”,分享了在一线收到家书后的感受,以及家书幕后那些令人难忘的故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丁敏:

我是山东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重症护理组组长。我的家书在本书第206-207页,刚才我又重读了一遍家书,这是我在前线的时候收到一份特殊的家书。

我是大年初一到达黄冈,刚到时那种严寒的天气,紧缺的物资,简陋的环境,让所有人倍感压力,大约两周后我收到一份特殊的家书,家书来自重症医学科所有家人。我特别感谢大众日报能用这样一本书来留存医护人员不辱使命勇于奋斗背后的各界支持,坚定了我们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回想起当初见字如面,是那么激动与喜悦,感谢大家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本书是我人生经历的“存档”,也是最珍贵的礼物,这里面的一封封家书像一道道光芒,展现我们所有人坚定战胜疫情、迎来曙光的信心。

山大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哈佛大学博士后郭海鹏:

翻看这本图书,它的制作以及图片的选择、处理都费了很大的心血,也给我们参加抗疫的队员留下一份非常美好的记忆。平时我们感情不会去流露,很难去表达出来,在这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时间,家书成了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

我很荣幸,我与父亲的家书作为首篇书信被收录。我家五代从医,出发时的感受、将面临什么,从父亲的家书里体会更深,有一些医生之间的同感和共鸣。抗疫的过程中也体会到方方面面给予我们家庭的支持。特别是新闻媒体给予的关怀,让我内心非常温暖。通过抗疫也真正感受到国家万众一心以及大灾大难面前的国家力量,真正是家国情,人间爱。

山大二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程鹏:

坐在我身边的呼吸内科医生冯菲菲是我的妻子。我是二女儿刚刚出生不到15天就去了前线,在孩子满月那一天收到了妻子的家书,大众日报编辑连夜编辑发布在了客户端上。这封家书收录在第168-169页,最后一段,当爱人说请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孩子老人,这时候我的心才完全放下来,才能义无反顾地毫无后顾之忧投入工作,最后顺利返回。

人生意义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留下了什么。最重要的是给后代、给下一辈的人留下一种精神,留下一种情怀,留下一种正能量,让他们知道前辈是有觉悟的人,是可以为事业、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人。非常感谢大众日报,把我们的故事留下来,把这种抗疫精神传播出去。

济南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副所长王东:

我是援鄂医疗队的普通一员,我也是家庭的顶梁柱,我对我的家庭有一点内疚不安。但是从爱人的书信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心意,一是让我安心踏实地在前线工作,二是让我在当地一定做好防护平安归来。

收到家书之后,我一直保存在手机里,回来后还跟爱人开玩笑,我从来没见你写过这么好的书信,错落有致,很有层次。我给孩子看,说“这是妈妈给我写的信”,我跟爱人说“将来孩子作文就由你来辅导”。书信当时给我莫大的鼓励,让我安心踏实,我会把这封书信作为一个纪念一个珍藏,也会把这本书回去拿给我的孩子读,一篇一篇地读,留存下去。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护士马腾:

我是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成员,2月6日踏上逆行之路。在武汉方舱医院,为了给每位患者更好的照顾和治疗,也为了节省紧缺的防护物资,我们连续10个小时不吃不喝,虽然筋疲力尽,但是对于病人的感谢,大家说的最多的话却是“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

在武汉的这段日子里,有苦也有甜,收到医院领导写的家书,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们就像是牵挂孩子的父母,无论多忙都没有忘记在外工作的我们。一封来自家乡的信,在那个最严峻的形势下成为了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医院用最温暖最有力的文字支撑着我们,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回报,也懂得只有逆流而上,才能欣赏到不曾遇见的美好。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丽 刘芝杰 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张晨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