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2021-09-30 09:15:1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河湖水顺流而下从上游县进入下游县前先交“体检表”:水质优于协议目标则下游县(市、区)补偿上游县(市、区),水质劣于协议目标则上游补偿下游。

谁改善、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9月以来,跨县界河湖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在山东迅速推进。截至9月29日,山东拥有跨界河流的16市133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协议签订工作,共涉及断面301个。至此,山东率先在全国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

跨界河流的治理一直是水污染治理的难点。因上下游治理责任不明,上游污染下游治理、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前山东建立了流域纵向生态补偿机制,但该机制下主要采取省对市补偿模式,难以区别上下游治污横向责任,无法发挥规范上游行为、弥补下游损失的作用。建立横向补偿机制迫在眉睫。

今年4月29日,山东先行先试,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沿黄9省中率先在黄河干流建立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从省际到县际,今年7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在山东全省建立县际间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实现上下游协同治理。

“以我们齐河为例,相对于我们和济南的槐荫区、长清区,济南的天桥区处于下游。根据协议,我们以黄河建邦黄河大桥跨界断面作为补偿监测断面,协议水质标准是三类水,若断面月度水质类别提升,则下游补偿我们上游;若断面月度水质劣于水质目标,则我们上游补偿下游;其他情况上下游互不补偿。”德州市生态环境局齐河分局局长李敬和向记者展示了德州市齐河县政府与济南市槐荫区政府、长清区政府、天桥区政府签订的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这样一来,治水的责任和压力一竿子直接插到了断面所在地的县一级,治水‘上热中温下冷’的局面就能破解。做得不好的地区,将切切实实感受到‘疼’。”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二级调研员郭琦告诉记者。

补偿方式上,山东明确原则上以资金补偿为主,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辖区内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水污染防治等。补偿额度上,每个断面年度补偿资金额度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省财政将督促各县(市、区)把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足额纳入年度预算,按补偿协议约定及时兑付补偿资金,同时强化省级激励机制,对推进工作成效突出的市给予奖励,在安排相关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时对跨界断面数量多、财政困难的县(市、区)给予重点倾斜。”山东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处处长杨士祥介绍。

为强化激励约束,山东还将把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工作纳入对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内容。省级将加强对各市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实施情况的调度督导,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给予适当奖励,对工作进展慢、落实不力的予以通报。“让水污染治理从行政驱动转为行政、经济杠杆双向驱动,这将有力压实地方政府水污染治理责任,促进上下游深度合作治污。”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财务管理处处长邵长城分析认为。

截至目前,山东全省跨县界河湖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全部完成,涉及16市133个县(市、区)、301个断面,其中,跨市断面88个、市内断面213个。

“实施县际间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是我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也是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具体实践。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全面梳理清楚跨界河流的基本情况、分清了治污责任,更将充分调动流域上下游地区治污积极性,加快形成责任清晰、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对我省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现河湖水质持续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宋继宝表示。

记者了解到,山东在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07年起就开始在大汶河、小清河等流域开展横向生态补偿试点。截至目前,山东已建立起涵盖空气、地表水、海洋、自然保护区等领域的纵向生态补偿及横纵结合的流域生态补偿体系。(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晓婉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欣苁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