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首批次大西洋鲑喜获丰收

大众日报记者 吴荣欣

2022-06-08 14:55: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2年6月7日,全球首次低纬度养殖大西洋鲑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喜获丰收,此次收鱼是继去年“深蓝一号”网箱首次完成规模化收鱼以来,又一次全新突破,进一步检验了试验区养殖的技术路线、生产模型,标志着试验区海域实现规模养殖常态化、养殖品种多样化。同时,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试验区,西海岸新区联合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初步探索建立了试验区管理体系。

此次大西洋鲑养殖实施主体为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是为了加速推进国产三文鱼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由省属企业山东海洋集团联合民营企业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地方平台青岛海洋投资集团合资成立的试验区项目推进平台。三方强强联合,充分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山东万泽丰海洋开发集团六年来的探索经验,发挥各自在海洋牧场、海工装备开发、苗种繁育、冷链仓储物流、水产品国际贸易等领域的优势,探索建立我国深远海养殖可复制的新模式,推动其由“近海”走向“深蓝”。

养殖装备持续升级,技术路线趋于成熟

深远海养殖,装备先行。试验区内,在实用性、高功效和智能化等方面,“深蓝一号”网箱不断实现改造升级,先后新增生物量监测系统、优化养殖监控系统和远程信息传输系统,百海里外养殖情况,在陆基上就可以实现一键直观、直管、直达。

硬件设施上,通过生物量监测系统,可以在管控中心实现鱼类生活状态、进食情况、形状大小实时监控,生产管理人员随时根据这些信息来观察并调整饲料投喂情况。据现场养殖技术人员介绍,通过加装养殖光控、多参数传感器等设备,扩大了监控范围、提升了监测能力,实现了环境参数采集精准化、数字化,更精准掌握鱼类活性动态,为鱼儿的健康成长全方位保驾护航,极大提升了成鱼品质。

“深蓝一号”旁边安放着试验区中央综合管理平台,据了解,该平台于2021年9月到位,在生产管控、生产生活保障、海上科学实验、数据监测、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了不断满足试验区海上规模化、智能化、集中化养殖的需求,在“深蓝一号”成功的基础上,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推进系列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新建项目。

养殖品种多样化,生产模型有效验证

试验区位于黄海冷水团海域,最大的特点为拥有底层冷水资源,温度常年保持在12℃以下,适宜三文鱼等高附加值冷水鱼的生长,让中纬度地带温暖海域养殖冷水鱼成为可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021年,“深蓝一号”在试验区内成功养殖虹鳟,共收15万尾成鱼,单鱼平均重量超4kg,品质超过欧盟出口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深远海规模化养殖三文鱼取得成功。

2021年12月份,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又成功完成了10万尾大西洋鲑鱼苗从陆地向试验区的接力转运,成活率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经过半年的精心喂养,全球首次大西洋鲑低纬度规模化养殖又获成功,试验区海域实现了养殖常态化、品种多样化,进一步验证了技术路线、生产模型。

规范管理体系,为深远海渔业开发探索新路径

记者了解到,西海岸新区对试验区开发秉承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建设理念,探索建立政府监管、企业主导运营、专家参与指导的试验区管理体系,并制定了“1个规划+4个办法”,即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渔业生产管理办法、生态环境管理办法、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办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办法,从发展布局、实施路径、保障举措、生态环保、日常作业、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管理体系的出台,为推动试验区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将有效推动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的创新发展,打造渔业重点产业的聚集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渔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有力实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荣欣 通讯员 朱泰真 俞方平 报道)

责任编辑: 杨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