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丨山东的这支劳动大军,只能壮大绝不能削弱
大众日报记者 任宇波
2022-05-01 08:02:1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任宇波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致信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长期身处生产一线、默默耕耘奉献的技术工人这一广大劳动群体。
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是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基础最为雄厚、结构最为完善、配套最为完备的省份,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那么,山东技术工人队伍储备如何?下面,我们来盘一盘山东的家底。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山东技能人才总量达14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0万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技能人才56人,全国技术能手673人。同时,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82所,其中技师学院46所,位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技工院校招生超过16万人,在校生达40万人,位居全国第二位。
应该说,在全国技术工人队伍的大盘子里,山东技术工人队伍的分量,与山东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分量是相当的、匹配的。这样一支庞大的劳动大军,是山东最为厚实的家底之一。
扛牢制造业大省责任担当,更好参与未来竞争,山东的这样一支劳动大军,力量只能增强,绝不能削弱。为什么这么讲?关键原因主要是两点:
一是技术人才队伍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正如前两天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梅建华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讲的那样,技术工人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山东要建成制造强省,不仅需要一大批设计师、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也需要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我们知道,看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劳动生产率。所谓“劳动生产率”,就是单位劳动力的价值产出的多少。一个单位劳动力,比如说一个人,他在劳动力可以投入的体力是相对固定的,但是他的脑力,如果他经过了更多的教育是可以不断地提高的。这样一来,他所创造的价值越大。技术工人队伍,就是这样一支可以不断通过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人才队伍。我们讲的人才红利,本质上以人口质量发展为主,通过知识水平、学历、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引起的一系列人口质量发展。
据报道,山东力争到2025年,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80万人以上。如果能如期实现,这样一支庞大的技能人才大军,就能为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技术人才队伍是推动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梅建华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讲到一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如果没有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什么这么讲?
在这一点上,相信不少企业,尤其是那些过去热衷于引进技术和生产线的企业,应该是有着刻骨铭心之痛的。
举个例子来讲。中国半导体显示工业巨头京东方(BOE)最初是通过收购韩国HYDIS(海力士)进入TFT-LCD(液晶显示器)行业的。在收购之初,曾遭遇一系列困难,大到厂房怎么建、产线怎么布局拜访,小到液晶点的排列方向、形状,等等,其中的方法窍门很难靠“技术引进”来全部获得,最终是靠自己的技术人才通过高强度学习,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才最终实现了对外部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创新。
我们都知道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但其实还有很要命的一点是,哪怕一些技术买来了,其中隐藏的一些经验性的知识永远不会自动转移。我想,这就是梅建华所说的,“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的确,技术转移的实质,需要转移的不是硬件系统或一条生产线,真正需要转移的、也往往难以转移的,其实是以工业经验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买下一家企业、引进一条生产线,并不能保证购买者就可以获得这家企业的知识。而唯一能够把外来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的途径,就是启动一场高强度的技术学习过程,来掌握那些隐藏的、只能以人为载体的“诀窍”,以及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知识。能够启动这一高强度学习进程的,只有一类人,那就是自己的技术工人队伍。
技术工人队伍的培育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扩量的同时,尤其要注重提质。从业界来看,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水平,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从好大学获得科学(包括工程)学位的人口比例。我们相信,当山东技术工人队伍不断扩量提质,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化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此积累起来的,必然是更为充足富余的人才红利,由此蕴蓄起来的,必然是高质量发展更为雄厚的底气。
责任编辑: 蔡继钗 签审: 刘芝杰